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安全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 工地施工安全规范概述

工地施工安全规范概述

时间:2024-04-27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412
如果在地下进行工作,那么其风险性以及其不确定性将会大大的提高,地铁施工也是高风险行业中的一种,所以对于地铁施工的安全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那么关于地铁施工安全总结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让手心律师网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十大禁令

禁令一: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

严禁穿木屐、拖鞋、高跟鞋及不戴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禁令二:提升架和吊篮操作的安全要求

严禁一切人员在提升架、吊篮及提升架井口和吊物下操作、站立、行走。

禁令三:施工机械和电器操作的安全要求

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开动任何施工机械及驳接、拆除电线、电器。

禁令四:高处作业和物体抛掷的安全要求

严禁在操作现场玩耍、吵闹和从高处抛掷材料、工具、砖石、沙泥及一切物体。

禁令五:土方工程施工的安全要求

严禁土方工程不加支撑深基坑开挖施工。

禁令六:高处作业和单行墙面操作的安全要求

严禁在没栏杆或其他安全措施的高处作业和在单行墙面上行走。

禁令七:同时上下交叉作业的安全要求

严禁在未设安全措施的同一部位同时上下交叉作业。

禁令八:携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作业的安全要求

严禁携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禁令九:高压电源危险区域的安全要求

严禁在高压电源危险区域进行冒险作业及不穿绝缘水鞋进行机动水磨石操作。

禁令十:危险品、易燃品的安全要求

严禁危险品、易燃品、木工棚的现场仓库吸烟、生火。

地铁施工安全总结

一、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并落实责任制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项目部制定必要、合理、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并按照“守土原则”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千斤重担从挑,人人身上扛指标”的安全目标管理理念。从项目经理到每个员工,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各级和每个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形成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二、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重视教育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项目部实行封闭式管理,员工必须经过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证到安全主任处登记。经常进行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多样易接受的形式,使员工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生产。

三、加强安全检查

建立三级检查体制,每月进行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安全施工人员的思想和施工氛围、特种设备的运营情况、有无安全隐患等。项目部班组长兼任安全员,负责本班组现场安全工作,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四、执行优奖劣罚

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实行优奖劣罚的激励机制,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

五、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并责任落实到人。以应对任何突发事件,控制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关于安全生产中人员必须持有相应资格方可上岗的问题,提出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做好科研合作,加强风险评估和重点管理,编制安全措施并执行科学程序。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严格执行“五定”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 甲方(总包方):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

    甲方在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企业形式、建筑企业资质和是否存在挂靠情况。同时还阐述了乙方作为劳务承包方在施工中需要承担的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等。

  • 农村建筑事故的责任主体认定和责任划分

    农村建筑事故的责任主体认定和责任划分问题。建筑事故是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农村建筑事故处理困难,主要是因为建筑商多为个体户,缺乏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农村建筑事故的认定和管理目前缺乏具体法律规定,需要根据案件情况综合判断处理

  • 施工安全总结报告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检查工作的情况。成立了以山群副局长为组长的检查领导机构,并对在建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住宅工程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事故工作、应急管理等方面。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建筑材料乱堆乱放、安

  • 照明电路敷设要符合规程
  •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协议
  •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及内容
建筑工程安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