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赔偿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 探讨死亡赔偿金的法律规定和实施

探讨死亡赔偿金的法律规定和实施

时间:2024-10-18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4327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在确定医疗事故赔偿责任时,应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和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办理。根据这一规定,本案中高板卫生院对王某实施的医疗行为被鉴定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主要责任。因此,高板卫生院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承担与其医疗过错程度相适应的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对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未规定的死亡赔偿金,本院认为高板卫生院应当按照《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的赔偿标准予以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的规定,本院判决高板卫生院赔偿死亡赔偿金187,002元。因高板卫生院的医疗行为与患者王某的死亡有直接因果关系,且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故因此而产生的丧葬费、交通费、误工费、冰冻费等均由高板卫生院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的规定,本院判决高板卫生院赔偿相关费用共计208,276元。对于本案中是否应将死亡赔偿金列为赔偿项目的争议,本院认为,高板卫生院应当按照《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支付死亡赔偿金。这是因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民法通则》规定的赔偿项目、赔偿标准存在不一致,导致医疗事故纠纷案件的裁判结果不公平。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死亡赔偿金从精神抚慰金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项单独的财产损失赔偿项目。基于上述理由,本院判决高板卫生院支付死亡赔偿金187,002元。综上所述,本院认为原审法院对本案的判决适用法律正确,判决结果合理。因此,本院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将死亡赔偿金纳入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范围的合理性分析

一、法律体系解释规则的适用

根据立法技术层面的考量,《条例》在实施时没有将死亡赔偿金列入医疗事故赔偿项目中。这是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侵权精神损害解释》第九条的规定,死亡赔偿金被定性为一种精神损害抚慰金。从法律体系解释规则来看,《条例》应将其条文与其他法条相互关联,将法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解释,以避免内部矛盾的出现。因此,在具体案件中,虽然《条例》规定的赔偿项目不包括死亡赔偿金,但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定义与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相结合,可以推断出《条例》所指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应包括死亡赔偿金。

二、目的解释规则的适用

根据法律目的解释规则,解释法律时应首先了解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的目的,并以此为指导解释法律的含义。在医疗事故纠纷中,将死亡赔偿金纳入赔偿范围可以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条例》的立法滞后于最高人民法院的《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导致赔偿项目不包括死亡赔偿金,与现代社会的法律理念和社会现实不符。因此,从目的解释的角度出发,将死亡赔偿金纳入医疗事故赔偿范围是符合法律原有目的和精神的。

将死亡赔偿金纳入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范围的重要性

三、符合公平原则

随着人权保护观念的加强,现代侵权法以追求实质正义和法律的社会妥当性为目标。在医疗事故纠纷中,受害者或其亲属获得的补偿额偏低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补偿无法实现侵权法救济补偿弱者的功能,也不能体现对人身权利的价值。基于实质公平正义理念,医疗机构应向患者支付包括死亡赔偿金在内的赔偿项目,以实现对受害人的公平合理补偿。

四、符合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时,适用特别规定。虽然《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从法律层级上低于《民法通则》,但在医疗事故纠纷中,医疗机构的过错程度更高,给受害者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因此,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纠纷中的赔偿项目应更为全面,包括死亡赔偿金。根据举轻以明重的原则,将死亡赔偿金纳入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范围是符合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

综上所述,将死亡赔偿金纳入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范围是合理且必要的。这样的做法不仅符合法律体系解释规则和目的解释规则,也符合公平原则和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将死亡赔偿金纳入赔偿范围可以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因此,这一做法在类似案件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庭审过程中提出质量鉴定的期限

    民事诉讼中质量鉴定的期限及申请司法鉴定的流程。虽然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出鉴定申请,但在实际审判中,许多鉴定申请是在庭审中针对另一方证据原件提出的。法官应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进行释明。司法鉴定流程包括委托申请、签订协议等步骤。

  • 刑事诉讼中止恢复审理期限

    我国刑事诉讼中止恢复审理的期限和刑事案件适用回避的人员。对于中止恢复审理期限,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中止原因消失后应恢复审理,且中止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关于刑事案件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和鉴定人,其中证人不适用回

  •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与问题解决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与问题解决。首先,介绍了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的背景和现状,强调了需要医学、法律和家庭等多方面的支持。其次,指出了精神病鉴定主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接着,提出了法院在审理中如何有效组建合议庭和后续救济的建议。最后,提出

  • 医疗事故的定义与鉴定

    医疗事故的定义与鉴定分级标准,阐述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法律规范导致的患者人身损害视为医疗事故,并根据不同损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医疗事故的鉴定结果与赔偿密切相关,患者可根据鉴定结果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赔偿。

  • 精神疾病患者强制医疗的法律问题
  • 车祸责任划分后是否可以放车
  • 劳动能力鉴定出来后如何申请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