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流程详解

时间:2024-02-09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4933

医疗事故赔偿的程序与标准

第一步:鉴定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的解决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双方协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关键在于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首先由医院所在辖区的区县医学会进行鉴定,如当事人不服鉴定结果,可申请再次鉴定,由市医学会负责组织。如果再次鉴定结果仍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由法院裁定。鉴定费用由医院承担。

第二步: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医学会将给出医疗事故鉴定报告,报告包括三个方面: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级别(一级至四级)和医疗人员的责任程度(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或轻微责任)。

第三步:医疗事故赔偿基数的计算

根据《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医疗事故赔偿基数:

  1. 医疗费用: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产生的费用。
  2. 误工费:根据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3. 住院伙食补助费: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 陪护费: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 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和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6. 残疾用具费:根据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费用计算。
  7. 丧葬费: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8.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的实际情况和居住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9. 交通费:根据患者实际需要支付的交通费用计算。
  10. 住宿费: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
  11. 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第四步:赔偿总额的计算

赔偿总额的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 = 11项所加总额 ×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第五步:赔付

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进行赔付。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可以看出,在新《条例》下,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没有下限,但也没有上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构成一级医疗事故的要素

    医疗事故的分级及其中的一级医疗事故,特别是其构成要件的详细内容。一级医疗事故包括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的情况,分为甲等和乙等。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责任能力、过失、违法性和因果关系。这些要素在医疗纠纷中至关重要,涉及医患双方的权益。

  •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 医疗事故致死起诉流程

    医疗事故致死起诉的流程。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之诉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医生只能提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之诉。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医患关系、医疗行为违法违规等,才能受理。当事人需提交就诊资料等证据。

  •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和期限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