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伤赔偿标准细则解析
时间:2024-06-19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工伤级别赔偿标准及工伤认定范围
一、工伤级别赔偿标准
根据工伤等级的不同,工伤赔偿标准如下:
- 一级伤残:赔偿金额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
- 二级伤残:赔偿金额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
- 三级伤残:赔偿金额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
- 四级伤残:赔偿金额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 五级伤残:赔偿金额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 六级伤残:赔偿金额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工伤认定范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 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即使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与本单位重大利益直接相关。
- 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同意,从事本单位相关的科学实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
- 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导致职业病。
- 在生产工作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导致意外伤害,或因工作紧张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力。
- 因履行职责遭受人身伤害。
- 从事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抢救、救灾、救人等活动。
- 因公、因战致残军人复原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
- 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导致伤害或失踪,或因突发性疾病导致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力。
- 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属于工伤。
上述上下班途中受伤的情况应满足合理时间、路线的要求,并且是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此外,还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三、工伤认定申请所需材料
申请工伤认定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 工伤认定申请表。
-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 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在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 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楚。
- 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时,在首页申请人处加盖单位公章。
- 受伤害部位一栏填写受伤害的具体部位。
- 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患者按职业病确诊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者按初诊时间填写。
- 受伤害经过简述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从事的工作、受伤害的原因以及伤害部位和程度。职业病患者应说明从事有害作业的单位、起止时间和确诊结果。
-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提交受伤害职工的居民身份证,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或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以及职工受伤害或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或其他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
以上是关于工伤级别赔偿标准及工伤认定范围的详细内容。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受到工伤时,根据工伤等级不同,获得的赔偿金额也不同。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帮助。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期内享受工伤待遇的法律依据
试用期内劳动者在工伤情况下的待遇法律依据。试用期内的劳动者与公司存在实际劳动关系,受到法律保护。医疗期间和伤残等级鉴定后,劳动者享有相应的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全额报销、按月发放工伤津贴或伤残抚恤金等。不同伤残等级也有不同的待遇,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
-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详细阐述了工伤事故责任的认定要件,包括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人身损害事实以及排除职工故意引起的事故等。同时,介绍了工伤赔偿的程序,包括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伤残鉴定和确定赔偿标准等步骤。
-
一、工伤鉴定达不到十级的处理方式
工伤鉴定未达到十级时的处理方式,包括职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关费用,以及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应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医疗待遇支付标准和范围、工伤期间待遇、停工留薪期待遇等。
-
临时工工伤期间不上班是否有工资待遇?
临时工工伤期间是否有工资待遇问题,指出临时工只要符合工伤条件就应享有工伤待遇和工资。同时,文章介绍了工伤保险的定义和作用,包括为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和生活保障等帮助。还提到了工伤后的等级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工伤保险费的缴纳规定。
-
企业破产时工伤待遇的解决办法
-
工伤期间的停工留薪规定
-
工伤赔偿协议的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