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4日,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的朱香娥诉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道路行政救助一案,暴露出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部分条款存在的法律漏洞,使当事人的法律救济途径遭遇了法律适用上的“红灯”。
今年8月20日7时10分许,浙江省台州市年近七旬的朱香娥老太太从住家附近的椒江区界牌菜场往家中走。突然,一辆摩托车飞速从后面冲上来,把朱老太撞倒在地。事后,经台州市中心医院做开颅手术治疗,朱老太脱险。经法医鉴定,朱老太因车祸致左颞叶脑挫伤,构成重伤。事后查明,肇事者刘某是来自湖北在台州打工的青年,其驾驶的是无证无牌“黑车”,刘某也未取得驾驶证。目前,刘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已被监视居住。
由于刘某的车辆无保险,也无实际赔偿能力,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条规定,伤者朱老太太的抢救费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但由于目前椒江区尚未设立该基金,交警部门也无法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致使伤者的抢救费用无处落实,受害者四处举债。为此,受害者的儿子陶某到法院起诉,要求判令被告椒江区人民政府垫付朱香娥道路交通事故的全部抢救医疗费用。
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作出的行政裁定书认为:台州市椒江区政府尚未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有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职责的情况下,起诉人要求椒江区人民政府垫付朱香娥道路交通事故的全部抢救医疗费用的诉讼请求不符合行政诉讼的立案条件。据此,裁定朱香娥的起诉不予受理。
法官说法
今年5月1日起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后,有关机动车是否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如何设立和保险制度急需跟进等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条的规定,在肇事车辆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情况下,起诉人朱香娥的抢救费用应当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同时,该法第17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76条与保险法的相关条款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也存在着不少法律适用上的“漏洞”。一是与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配套的有关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和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具体办法迟迟未能出台,所以,抢救费用是保险公司先行赔付还是内部审核后赔付、保险金额与保险赔偿金额不一致的矛盾如何解决,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二是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的规定存在着“有责不担”势必放纵行人违法、对保险公司和投保人显失公平、有悖“侵权归责”的法律原则。
据媒体报道,10月22日通过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中首次明确规定了受害者可先行获得保险赔付、设立救助基金和实行“强制三者险”等新规定,强调了对生命的救助和保护。目前,随着“有车族”数量的日渐庞大,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将会变得越来越严峻。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一部关系到老百姓生命安全的法规应当尽快完善起来。
来源:人民法院报
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问题。文章介绍了酒驾的法律禁止性规定和事故后的民事赔偿处理依据,包括受害人的赔偿内容、精神损害赔偿以及赔偿范围的具体内容。酒后驾车事故的精神损失费计算中,侵权人的过错是重要参考因素。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确定问题。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赔偿数额需结合具体情况和当地经济水平进行分析。诉讼程序中,无过错方可在离婚诉讼中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责任形式包括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无过错配偶可请求给付抚
朱某某和田某某的事实婚姻关系及离婚诉讼案件。朱某某和田某某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经历婚姻纠纷后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田某某提供了证据证明朱某某与小学同学童某有不正当关系。法院认定双方婚姻关系属于事实婚姻,并判决准予离婚,同时支持田某某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交通事故后缺乏损害赔偿资金与能否继续开车的问题。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即使肇事者没有钱赔偿,只要驾驶证未被吊销仍可开车。对于伤害事故赔偿涉及的问题如轻伤的民事赔偿责任、涉嫌交通肇事罪时的法律风险等做了详细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