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日期是指承包人进场开始施工的日期,也是建设工程工期计算的起点和控制工期风险的重要节点。开工日期的确定方式有以下几种:
根据九部委2007年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开工日期被确定为“监理人发出的开工通知中写明的开工日期”。然而,在实践中,开工时间常常引发争议,原因是约定的开工日期与实际开工日期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应按以下原则确定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是指承包人完成施工任务的日期。一般情况下,工程竣工后,发包人会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接收工程。然而,在实践中,承包人工程完工之日和竣工验收时间常常存在时间差,因此确定竣工日期非常重要,涉及到工程款支付时间、利息起算时间、逾期竣工违约金数额、工程风险转移等重要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对竣工日期做出了明确规定。
如果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了竣工日期,则该确认的日期为竣工日期。确认的形式一般是书面的,可以是竣工验收登记表、协议、会议纪要、往来函件、监理记录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以竣工验收合格之日为竣工日期。
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政府不再参与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工作,而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进行验收或自行验收,因此竣工验收的主导权在于发包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承包人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的,以承包人提交验收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该规定的法理依据是在附条件的民事行为中,若当事人恶意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
根据《建筑法》和《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不得交付使用。然而在实践中,发包人常常在工程未经竣工验收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工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占有建设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这是因为:
因此,根据合法、诚实信用原则,应将发包人使用工程日期视为该工程转移占有的日期,作为竣工日期。
建设工程合同中存在的多种不对等问题及其影响。包括招标文件内容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担保的不对等、合同违约条款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时间条款约定不详细、合同用语不规范或漏项以及合同计价方式设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合同主体责任权利关系的不平衡,影响
一份工程建设中钢筋委托代理合同的签订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合同中涉及了甲乙双方的资格审核、工程所需钢筋的采购及结算方式、产品规格型号、质量要求及标准等。在签订合同时需注意采取书面形式并使用标准的合同范本,对合同内容、条款进行仔细审核,确保合同内容合法且
建设工程承包人的责任,包括按时进入施工现场、接受发包人监督、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达到合同约定标准和催告未付款的发包人等方面。承包人需完成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遵守合同约定,如因施工原因造成质量问题需承担相应责任。若发包人未按期付款,承包人有权催告并采取措施保
工程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承包范围及方式、合同工期、质量标准与验收以及工程款支付方式等。其中详细说明了工程概况中的工程名称、地点等内容,以及合同工期中可能出现的实际竣工日期纠纷处理方式,质量标准的达标要求和验收流程,以及工程款的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