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赔偿协议无效的几种情形
时间:2024-08-20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人身损害赔偿协议的无效情形
一、根据合同法规定的无效情形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和解协议存在以下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和解协议:1. 协议签订时显失公平;2. 协议签订时存在重大误解;3. 一方使用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协议。此外,如果双方签订的和解协议存在以下情况,协议将被认定为无效,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无效:1.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协议,损害了国家利益;2. 协议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3. 协议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 协议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 协议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除了以上情形,当事人在签订赔偿协议后应按照协议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反悔。
二、人身损害赔偿协议的效力
一般来说,自愿达成的赔偿协议应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应自觉履行。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1. 行为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2. 意思表示是否真实;3. 内容是否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如果以上三个条件都满足,各方当事人签订的损害赔偿协议即为真实意思表示,签订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的行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协议的内容应受法律保护。即使赔偿数额与法律规定有出入,也是当事人对自己民事实体权利的处分行为,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各方当事人应受赔偿协议的约束,不得随意反悔。因此,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是有效的。
总结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人身损害赔偿协议应被认定为有效,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反悔。在审理过程中,应重点审查协议签订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或显失公平等可撤销或可变更的情形,以及是否存在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无效情形。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形,一般应认定为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协议履行。引用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5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不同的刑事民事诉讼模式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
-
人身损害中财产损失的认定方法
人身损害中财产损失的认定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最新资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应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偿,若难以确定损失,可按侵权人获利进行赔偿。调解过程中需遵循自愿平等和合法原则,达成协议必须依法进行,并可在法院主持下确定
-
车祸后是否能离婚
车祸后是否能离婚的问题。在我国,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离婚,可以通过协议离婚解决。离婚诉讼需由法院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实破裂,法院会准予离婚。此外,车祸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机动车方负无过错赔偿、交通事故责任承担、仅赔偿直接经济损失和人身损害赔偿等。
-
离婚后怎样界定婚前财产
离婚后如何界定婚前财产的问题,包括财产取得时间、财产性质、出资情况和证据证明等方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离婚后争夺抚养权和财产的方法,以及女方离婚能否分到一半财产的情况,涉及婚前财产协议、继承或赠与获得的财产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
-
离婚时哪些属于个人财产
-
婚内如何拥有个人财产
-
夫妻财产分割法律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