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的小涛因发热、咳嗽住院治疗,仅8天后就不治身亡。当地医学会确定该事件不属于医疗事故,但小涛母亲还是将医院告上法庭。据天津医疗法律网了解,法院历经两审,判决:确定医院存在过错,承担40%的赔偿责任。
小孩住院蹊跷死亡
小涛的母亲王某至今无法相信,一点小小的发热、咳嗽会夺走孩子的命。小涛的家在云南省会泽县农村。2005年12月30日,小涛因连续发热、咳嗽20 天,母亲王某背着小涛来到附近的者海卫生院儿科看病。经医生诊断,小涛是支气管炎,抽搐原因待查。当天,者海卫生院发出病危通知。
去年1月1日上午,考虑到孩子病重,王某要求转院。当天她带着小涛转到会泽县城某医院儿科住院治疗。接诊医生诊断结论为:支气管肺炎、高热惊厥、肺结核待排、脑炎。医院同样发出了病危通知书。
王某后来在法庭上说:“当时,接诊的一位医生复查后说,孩子是感冒、血糖高、体温正常37℃,但需要住院治疗。”她听从了医生的安排,为孩子办理了住院手续。可当医生给孩子所开的针水输到第二瓶的一半时,孩子竟出现昏迷,她急忙找医生来看。医生看后立即就把针水提走,然后对孩子进行抢救。
第二天,小涛经头CT检查,发现脑组织存在脑炎。医院建议要进行腰穿查脑脊液后明确分析,但遭到王某的拒绝。1月7日,这家医院再次发出病危通知。次日上午7时15分,孩子经抢救无效死亡。
鉴定认为不属医疗事故
小涛死后,王某申请了医疗事故鉴定。去年6月28日,曲靖市卫生局委托曲靖市医学会对该事故进行司法鉴定。受曲靖市医学会委托,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小涛的头CT片进行诊断。诊断结论为:倾向于脑炎。
7月13日,曲靖市医学会作出鉴定书,认为小涛的死因“多考虑脑炎、病情危重,但因缺乏尸体解剖及相关检验资料,具体诊断不能最后明确”;同时认为, “小涛的死亡是其自身疾病病情严重的结果,但也与其家长不配合诊治及医方的诊治经验不足有一定关系”。最后医学会鉴定结论认为:医院诊疗行为符合医疗原则,无违反规范行为,该起医疗争议不属医疗事故。
律师细诉医院过错
10月18日,不服医疗鉴定的王某向会泽县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会泽县城某医院赔偿医疗损害和精神损害共计11.75万余元。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颇为蹊跷的医患纠纷案。
庭审中,王某的代理律师认为,院方在诊治患儿过程中存在诊断和治疗失误,利用患者及家属不懂医学,愚弄患者及家属胡乱诊断。同时列举了数条院方过失:院方后来提供的临时医嘱单,开单时间、打针时间、执行人全然不同,所提供的病历资料系伪造,并非原始和真实的病历等。而医院的代理人认为,患儿家属的诉讼纯属无理取闹。根据曲靖市医学会出具的鉴定报告,此案不属医疗事故,故院方不存在过错责任,不应承担对患儿家属的赔偿责任。
法庭认定医院存在过错
法院一审认为,虽然本案中患儿小涛的死亡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但院方在对患儿的诊治过程中,存在违规及医疗经验不足的行为。同时也认为,患儿家属在治疗过程中不配合医疗诊治,拒绝转院,导致延误对患儿的诊治,也有一定责任,因此应适当减轻院方的民事责任。鉴于本案不属于医疗事故,不能按照医疗事故确定的赔偿项目及标准执行,所以只能按过失相抵原则进行确定。
去年12月18日,法院一审判决由被告院方承担40%的赔偿责任,赔偿亡童之母王某2.36万余元。一审宣判后,不服判决的会泽县某医院以法庭一审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错误为由提起上诉。曲靖市中级法院终审认为,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及判决并无不当。据此终审判定:驳回医院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车辆被撞后,对方全责但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情况下,被撞车主应如何采取行动。首先,被撞车主应寻求专业机构进行车辆维修评估和修理,并获取相关凭证。然后,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被撞车主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车主和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严重住院仅14小时便离奇死亡。患方指控医方未进行失血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起诉法院。律师根据医方提供的资料分析,医方存在多项医疗过错,包括未诊断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进行规范治疗、未履行告知义务等。经治医生的医疗过错与患者
原告刘某因医疗事故导致的三尖瓣前瓣腱索断裂等健康问题。刘某在西京医院就诊时因医师操作不当导致术中损伤,并因医院隐瞒病情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经司法鉴定和西安市医学会鉴定,西京医院存在医疗过失并承担主要责任。虽然西京医院对鉴定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第三次鉴定
湖北省竹山县胡月英老人因医疗纠纷而引发的争议。胡月英因胸背疼痛在县人民医院被诊断出患有胆结石等疾病并转入县中医院接受治疗。手术中发现胡月英先天无胆囊,引发家属对医院误诊的质疑。医院坚持认为没有过错,双方产生纠纷。竹山法院已受理此案,将依法公正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