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措施 > 行政诉讼中的办案期限:您需要知道的重要事项

行政诉讼中的办案期限:您需要知道的重要事项

时间:2024-09-12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8539

行政办案流程与行政案件属性

一、行政办案流程

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提出起诉,由人民法院立案处理的行政争议案件。行政案件具有行政争议的全部属性。与行政争议相比,只是增加了一项程序,即由国家审判机关立案的程序。其具体表现为:当事人与国家行政机关产生行政争议,向国家审判机关提出起诉,请示解决该项争议,经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审查,认为符合受案条件者,决定立案处理。故此,原行政争议转化为行政案件。行政案件可否构成,是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基础问题,是行政诉讼程序的起端,它决定着行政管理相对人能否享有诉权,国家审判机关是否取得对某一特定案件的审判权。因此,正确认识行政案件的属性,从而判定某一特定行政争议能否立案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律问题。

案件办理流程:

1、案源登记

依监督检职权查处的初步调查。或者或者通过投诉、申诉、举报、其他机关移送、上级机关交办进行核查。制作现场笔录等等,在此期间经报批准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2、立案

根据初步掌握违法行为的证据,填写立案审批表; 报办案机构负责人审批建议立案并指定两人以上承办;机关负责人审批同意立案。

3、调查取证

调查、收集有关违法行为证据; 依法检查违法行为现场,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和证据提取单; 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到场和拒绝签名应在笔录注明)。

4、送核审与行政处罚建议审批

法制机构核审,填写案件核审表; 机关负责人审批行政处罚建议书。 根据案情解除先行登记保存或强制措施解除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或者查封、扣押的物品(填写有关事项审批表报机关负责人审批;填写解除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当事人在清单注明取回有关物品并签名。

二、行政办案期限

行政案件的查处期限为二年,二年内没有发现的,不能再给予处罚。治安案件的查处期限为六个月。 法律依据:《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九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根据行诉解释第二十六条 第二款规定“2015年5月1日前尚未审结案件的审理期限,适用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关于审理期限的规定。依照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已经完成的程序事项,仍然有效“,由于该案件在2015年5月1日前并未审结,所以应适用的之前的行政诉讼法规定的3 个月的起诉期限。 行诉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一款”2015年5月1日前起诉期限尚未届满的,适用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是关于行政相对人起诉期限的解释规定,也即在2015年5月1日之前起诉期限尚未届满,则适用修改后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第二款”2015年5月1日前尚未审结案件的审理期限,适用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关于审理期限的规定。依照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已经完成的程序事项,仍然有效“,是关于法院审理案件期限的规定,即在2015年5月1日之前尚未审结的案件,审理期限按照旧行诉法的规定也就是3个月,并且按照旧的行政诉讼法进行的各项程序性事项是为有效,不需要再按照修改后行诉法重新走程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行政本位模式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采用,强调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但需要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司法本位模式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强调司法控制和审查,防止行政权滥用,但可能降低行政效率。两种模

  • 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的意义

    行政听证程序的多重意义。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是为了维护公平精神,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行政听证可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交易成本;从行政法律体系角度看,它是核心部分,维护体系的完整性;从依法治国角度看,它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意识;加入W

  • 扰乱单位秩序拘留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及拘留程序。对于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等寻衅滋事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不同拘留时间和罚款。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如未成年人、七十岁以上老人、孕妇等,在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时有一定限制。

  •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和庭审程序。普通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通常为立案后六个月内,而简易程序则为四十五天内。庭审程序包括开庭准备、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合议庭评议等环节。其中,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是核心部分。

  • 征收中公房承租人拒不搬迁该如何处理
  • 行政诉讼时效规定
  •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否可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