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纠纷 > 工程款纠纷 > 建设工程纠纷的索赔证据和索赔文件有哪些

建设工程纠纷的索赔证据和索赔文件有哪些

时间:2025-01-19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896
(一)索赔证据索赔事件确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正当的索赔理由,正当的索赔理由的说明须有有效证据。

对索赔证据的要求

事实性

索赔证据必须基于客观的事实。

全面性

索赔证据必须能够完整地展示事件的全过程,不能是零散和不连贯的。

关联性

索赔证据之间应相互印证,相互关联,不能出现矛盾。

及时性

索赔证据必须及时取得并提出。

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要求索赔证据必须是书面文件,包括相关记录、协议、纪要等必须由双方签署。工程中的重大事件、特殊情况的记录、统计数据必须由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

索赔证据的种类

本工程合同协议书

索赔证据可以包括工程合同协议书。

中标通知书

索赔证据可以包括中标通知书。

投标书及附件

索赔证据可以包括投标书及其附件。

本合同专用条款

索赔证据可以包括本合同专用条款。

本合同通用条款

索赔证据可以包括本合同通用条款。

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索赔证据可以包括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文件。

图纸

索赔证据可以包括图纸。

工程量清单

索赔证据可以包括工程量清单。

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索赔证据可以包括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工程变更、来往信函、指令、通知、答复、会议纪要等应视为合同协议书的组成部分。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合同文件应能互相解释、互为说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上述索赔证据的种类排序即为其组成和解释顺序。

索赔文件的内容

索赔文件是承包商向业主正式提出索赔请求的书面材料,也是业主审议承包商索赔请求的主要依据。索赔文件包括索赔信、索赔报告和附件。

索赔信

索赔信是承包商向业主或其代表发送的简短信函,应概括地说明索赔文件的各部分内容,包括:

  • 说明索赔事件
  • 列举索赔理由
  • 提出索赔金额与理由
  • 说明索赔附件

索赔报告

索赔报告是索赔文件的正文,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 报告标题:概括索赔的核心内容
  • 事实与理由:陈述客观事实,合理引用合同规定,建立事实与索赔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说明索赔的合理合法性
  • 损失与要求:列举各项明细数字及总计的索赔金额和工期

编制索赔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对索赔事件要清楚明确地叙述,避免使用估计和猜测性语言,以增强索赔的说服力
  • 强调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说明承包商已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轻该事件的影响和损失,以使索赔理由更加充分,更易于对方接受
  • 分析责任,明确对方的全部责任
  • 合理准确地计算索赔金额,详细说明计算的依据、方法和结果,以减少争议和纠纷

附件

附件包括索赔报告中列举的事实、理由、影响等的证明文件和证据,以及详细计算书(也可使用图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防范工程款纠纷

    如何防范工程款纠纷。首先,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并对其进行资信能力考察。其次,审查建设手续以避免陷入困境。此外,请专业人员审核合同以确保合同的规范性、准确性和严密性。最后,完善施工手续以避免证据不足的问题。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工程款纠纷的发生。

  • 缺少证据的工程款纠纷如何维权

    解决工程款纠纷的几种方法。首先,需要明确约定工程款的支付期限、逾期利息及调价方法,包括预付款、进度款等,并合理利用逾期认可条款保护承包人利益。其次,要重视签证管理,遇到图纸延误等问题要及时沟通并达成共识。再次,在诉讼时效内依法维权,可以利用合同法第2

  • 准确选择被告

    提起诉讼时如何选择被告,重点是被告的支付能力。同时,文章强调了充分准备证据资料的重要性,以应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周期长、投资大及专业性强等特点带来的诉讼难度。此外,提出了准确合理的诉讼请求,包括拖欠承包工程款的优先受偿权,并指出在诉讼中应争取包括违约金

  • 工程欠款产生原因分析

    工程欠款产生的多种原因。首先,由于承、发包双方信息不对称,承包人在交易初期处于劣势地位,难以正确选择交易对象和了解真实情况。其次,工程款的拖欠往往源于双方对工程款数额的争议,解决质量、工期等争议是解决工程欠款问题的前提。此外,缺乏有效的清欠手段和国家

  • 法律咨询:进入施工现场人员配戴好安全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 拖欠工程款的起诉费由谁支付
  • 发包方与承包方建设工程合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