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对方信赖利益受损时需要承担的责任。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的规定,以下情形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以虚假的目的假借订立合同,通过恶意进行磋商,导致对方信赖利益受损的情形,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故意隐瞒与合同订立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导致对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受到损失的情形,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除了上述两种情形外,当事人还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例如恶意拖延履行合同、违反约定的行为等,导致对方信赖利益受损的情形,也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依据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的规定。根据该条款,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形,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离婚后丈夫未经许可擅自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丈夫无权擅自出售共有房屋,出售合同无效。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全体共同共有人必须同意。对于无效合同,应当返还财产。第三方可追究丈夫缔约过失责任,要求退还购房款并赔偿损失。
工程发包方和设计人在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发包方延误支付、审批工作的延误及因自身原因要求解除合同等情况下的违约责任。设计人则需承担设计错误、延误完成设计任务及自身原因要求解除合同等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继续履行、补救措施和损害赔偿三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转让费退还问题的法律规定。根据该法,如果转让过程中存在缔约过失行为并给对方造成损失,转让费可以退还。退还转让费不等于违约行为,而是缔约过失责任。当事人需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缔约过失行为,方可要求退还转让费。
一起汽车买卖合同纠纷案。胡某因**汽车公司的广告欺诈而提出索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于汽车公司是否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存在分歧。作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汽车公司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为其在缔约过程中存在价格欺诈行为,违反了先合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