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是指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主体要件。主体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权限合法是指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为,这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权限方面的要件。
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内容要件。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是指行为所涉及到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行政行为内容适当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明确、适当,而且应当公正、合理。
所谓程序是指行政行为的实施所要经过的步骤、方式、顺序以及时限。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不得违反法定程序,任意作出某种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一般性事项作出的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特定个案作出的行政行为。
羁束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法规对特定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作出具体规定的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作出的行政行为。
依职权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定职权作出的行政行为,应请求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特定请求作出的行政行为。
附款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行为中伴随着给予或收取款项的行为,无附款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行为中不涉及给予或收取款项的行为。
要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按照特定的形式进行的行为,不要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不必按照特定形式进行的行为。
授益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给予利益的行政行为,不利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产生不利影响的行政行为。
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
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行政主体所追求的是国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分配,应当是无偿的。当特定行政相对人承担了特别公共负担,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时,则应该有偿的,这就是公平负担和利益负担的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具体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综上可知,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员为您解答。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行政本位模式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采用,强调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但需要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司法本位模式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强调司法控制和审查,防止行政权滥用,但可能降低行政效率。两种模
行政听证程序的多重意义。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是为了维护公平精神,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行政听证可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交易成本;从行政法律体系角度看,它是核心部分,维护体系的完整性;从依法治国角度看,它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意识;加入W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及拘留程序。对于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等寻衅滋事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不同拘留时间和罚款。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如未成年人、七十岁以上老人、孕妇等,在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时有一定限制。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主体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适当以及符合法定程序。主体合法指行政行为实施者必须具备行政主体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权限合法要求行政主体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