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是指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主体要件。主体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权限合法是指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为,这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权限方面的要件。
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内容要件。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是指行为所涉及到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行政行为内容适当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明确、适当,而且应当公正、合理。
所谓程序是指行政行为的实施所要经过的步骤、方式、顺序以及时限。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不得违反法定程序,任意作出某种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一般性事项作出的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特定个案作出的行政行为。
羁束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法规对特定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作出具体规定的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作出的行政行为。
依职权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定职权作出的行政行为,应请求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特定请求作出的行政行为。
附款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行为中伴随着给予或收取款项的行为,无附款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行为中不涉及给予或收取款项的行为。
要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按照特定的形式进行的行为,不要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不必按照特定形式进行的行为。
授益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给予利益的行政行为,不利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产生不利影响的行政行为。
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
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行政主体所追求的是国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分配,应当是无偿的。当特定行政相对人承担了特别公共负担,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时,则应该有偿的,这就是公平负担和利益负担的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具体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综上可知,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员为您解答。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代履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方式,当义务人未履行法律义务时,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方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收费。同时,还探讨了执行法的定义及直接强制的使用条件,当其他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情况紧急时,可采取直接强制执行,但必须遵守法律
捕杀行为并不属于我国行政强制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之一。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等。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特定行政强制措施,但捕杀行为不在其列。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条件和主体限制。行政强制措施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实施,并且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实施,并不得超出其职权范围,其实施主体是具有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或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维护法律的实
我国行政强制法中关于扣押与扣留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等类型。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由法律设定,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因此,扣押和扣留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类型,且必须在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内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