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未批捕受害人,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时间:2024-10-04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刑事诉讼中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程序与权利
检察院的决定与公安机关的执行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3款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内,应当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如果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释放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并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执行情况。对于需要继续侦查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情况,可以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
公安机关的复议和复核权利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时,可以要求复议,并必须立即释放被拘留的人。如果复议意见不被接受,公安机关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并作出是否变更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受害人的权利和申诉途径
根据《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案件规定》第五条的规定,受害人可以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进行申诉,包括不服人民检察院不批捕决定、不服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人民检察院撤销案件决定、不服人民检察院其他处理决定、不服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刑事判决以及被害人不服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且正在执行中的刑事判决。然而,对于检察院不批捕的决定,目前法律并未明确赋予受害人在此环节的具体权利,受害人只能向检察院及公安机关反映个人意见,了解不批准逮捕的理由是否有法律依据。
解决途径
由于对于检察院不批捕的决定,受害人暂无申诉途径,但可以通过上访等方式解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醉驾刑拘最短好多天
醉驾被刑事拘留的最短期限和最长时限。公安机关对于醉驾嫌疑人可以进行先行拘留,拘留期限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是否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等。一般情况下,拘留期限最长为14日,特殊情况下可能延长至37日。醉驾嫌疑人被拘留后,如不需要逮捕,应尽快释放;如
-
刑事拘留的机关及其权限
刑事拘留的机关及其权限。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有权决定采用拘留措施,其中公安机关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对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刑事拘留,而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尤其针对特定情况的犯罪嫌疑人拥有决定拘留的权力。虽然人民法院没有刑事拘留权,但在司法程序中拥有
-
刑事拘留解除后,是否可以和解撤案?
刑事案件在刑事拘留解除后是否可以和解撤案的问题。当事人私下调解并不能免除刑事责任,撤案申请是否被认可取决于具体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撤销条件。根据相关规定,只有在符合特定条件下,如没有犯罪事实、情节显著轻微等,案件才可以被撤销。最终决定权在司法机关。
-
提出国家赔偿后是否还可以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提出国家赔偿后是否还可以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即使受害人获得国家赔偿,仍有权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若涉及物质损失、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等情况,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也可提出。同时,涉及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损失时,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
-
对妨害婚姻家庭的犯罪行为检察院能否提起公诉
-
对于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选择请谁调解
-
对遗弃人实施具体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