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人民法院在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和办理执行案件中,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认定建设工程的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也就是说当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与抵押权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当是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优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86条的规定,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由建设工程合同的“承包人”享有和行使。针对如何确定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权利主体和行使主体,学界存在两种观点。
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86条所说的建设工程合同应该被理解为狭义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因此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权利主体仅限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不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承包人。
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69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因此,工程勘察人、设计人同样属于工程承包人,对应的业主同样属于发包人。勘察、设计合同拖欠的工程款性质是勘察费、设计费,同样属于物化在工程中的工程造价。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86条也没有明确排除勘察、设计合同的权利主体。因此,被拖欠工程价款的勘察人和设计人同样具备行使相应的优先受偿权的权利。
施工合同纠纷诉讼中,以施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的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业主拖欠工程款时,关于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权问题,包括权利行使主体、受偿范围以及起算时间等细节。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在建设工程无法正常竣工情况下的处理方式以及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的实现方式。
实践经常出现一个建筑物竣工验收后产生优先权和担保债权的同时存在如何适用,那个更优先。按照担保法的相关规定,担保债权基本按规定履行一定程序,具有社会公信力,比其他债权有优先受偿权。而优先权仅是以法律授权而存在,仅比一般债权享有优先受偿权,其他特权无法律
其二,但上述规定均未涉及工程价款优先权的转让问题。如果可以将工程优先权与工程价款债权一并同时转让给其他债权人,实际是承认对其他债权人的优先保护,而该等优先保护并不符合工程优先权的立法本意。
自《合同法》及2002年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建筑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16号颁布实施以来,各地法院已经有许多判例说明: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是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请求提出的。所以为保障诉讼后利益的最大化,当事人提起拖欠承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