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处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时间:2024-03-04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犯罪构成及处罚
一、犯罪构成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根据销售金额的不同,构成不同的犯罪行为。
二、处罚
1. 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将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2.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将被判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3.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4.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将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法律依据
本文所述的犯罪行为和处罚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根据该条款,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被视为犯罪,并根据销售金额的不同,判处不同的刑罚和罚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违禁物品是否享有著作权保护
违禁物品在著作权法下的保护情况。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违禁物品也可以享有著作权保护,但一些作品如时事新闻、法律、法规等不享有著作权保护。著作权保护的主体包括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其中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外国人和国家都可以是著作权人。特殊情况下的作品著作
-
假一赔三规定的执行问题及解决方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假一赔三规定的执行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质量法中关于假冒伪劣产品的相关规定,重点阐述了生产销售领域和经营性服务活动中使用的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类型。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掺杂掺假行为的认定问题,包括法
-
卖高仿不满5万的处罚标准
销售商如果明知是假冒伪劣的产品而予以销售的,是违法行为。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
-
销售伪劣口罩被抓如何处罚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数额达到600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消费
-
购买鉴定售假如何处罚
-
商家赠品假货怎么处罚
-
制造假冒标签违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