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件工资制是一种按照劳动者生产的合格品数量和企业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报酬的工资形式,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种主要形式。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实行计件工作制的劳动者要求支付加班工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完成计件定额任务。
2. 在制度工作时间外完成的工作量按照计件单价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3. 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加班工作的加班工资支付标准分别为200%和300%的计件单价。
1. 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应当按照计件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2. 加班工资的支付标准如下:
(一)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如下:
1. 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2.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3.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以上三种情形都属于占用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应当严格加以限制。用人单位在安排劳动者加班时,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及相关规定支付加班费。
如果用人单位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应当视为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法和相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补发加班工资。
总之,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加班工作,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相关规定支付加班费。如果对以上内容还有疑问,可以咨询专业律师获取进一步的帮助。
公司如何确定年终奖基数的问题。文章指出,年终奖的计算方式和意义应被正确认识,作为正向激励导向的部分,不应被视为成本或负担。企业应通过制定年度激励计划来激励员工,从年度绩效目标入手,核算出合理的激励计划。年终奖金应适当平均化并与员工沟通。此外,需要区分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变更待遇应通过书面协议进行,工资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不能随意变更。公司调整工资不一定违法,但如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违法。因劳动者拒绝签字而被解雇,劳动者有权要求劳动补偿金,但实际操作中存
为何公司会压低工资,介绍了压低工资的时间成本和约束、工资的定义和类型,以及投诉公司不发工资的方法和劳动者在维权中的注意事项。公司为了节省时间和进行员工约束可能会压低工资,而劳动者可以通过确认劳动关系、协商要求补发工资、投诉劳动局或劳动仲裁委以及提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