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如果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这一规定限定了担责者的范围,以确保受害人能够获得救济,同时避免因过多义务人导致补偿数额过小,起不到警示作用。该规定合理地体现了公平原则。
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个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而非连带责任。按份责任的方式可以减轻压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履行作证的义务。此外,按份责任的承担也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相比之下,连带责任过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责任,达不到息诉的目的,也不利于社会安定。连带责任违背了公平原则,如果让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将让真正的加害人逍遥法外,正义无法实现。此外,连带责任还会导致内部之间求偿权的无法实现。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为确定是否免除当事人的责任,法院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综上所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确定高空坠物责任时,一般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即由住户举证证明不是自己所为,否则将承担赔偿责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九条
一起货车司机触电身亡的事件。司机老古和老李在驾驶过程中,货车触到高压线导致司机当场身亡。家属向车主王*峰提起诉讼,经过法院协调,王*峰赔偿了死者家属赔偿金等费用。王*峰认为供电部门也有责任,于是将供电公司告上法庭。经过二审判决,供电公司承担30%的赔
高空抛物问题的法律责任和处理方式。当高空抛物未造成人身损害时,可依据相关法律进行行政处罚;若情节严重,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讨论了高空坠物砸车时的理赔方式,如能找到肇事者则向其索赔,否则可通过购买机动车商业保险车辆损失险向保险公司索赔。
高空作业需要持有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包括高空作业的定义、证件的获取方式及规定,以及高空坠物责任的判定。高空作业需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取证,证件每三年审查一次,每六年更新一次。高空坠物责任根据物业服务合同、建筑物使用人等的不同情况判定。
被高空坠物砸伤后如何要求赔偿的问题。当高空坠物造成伤害时,施害方应支付受害方的医疗费用、误工费等相关费用。若造成受害者残疾,还需支付残疾赔偿金等。双方无法达成共识时,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建筑物上的物品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应承担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