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布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函)
按照财政部门指定的要求,公开招标应当发布招标公告(邀请招标发布投标邀请函),招标公告必须在指定的报刊或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的内容和格式应与招标文件的第一部分相同。
2. 资格审查
招标人可以对有兴趣投标的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的办法和程序可以在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函)中载明,或者通过指定的报刊、媒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潜在的投标人应向招标人提交资格证明文件,招标人根据资格预审文件的规定对潜在的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
3. 发售招标文件
在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函)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向有兴趣投标且经过审查符合资格要求的供应商发售招标文件。
4. 招标文件的澄清、修改
对已售出的招标文件需要进行澄清或非实质性修改的,招标人应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期的15天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的购买者。该澄清或修改内容应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部分必须在投标截止日期前15天发出。
1. 编制投标文件
投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包括投标函、投标人的资格和信用证明文件、投标项目方案及说明、投标价格、投标保证金或其他形式的担保,以及招标文件要求具备的其他内容。
2. 投标文件的密封和标记
投标人必须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对编制完成的投标文件进行密封和标记。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密封或标记不规范可能导致投标被拒绝接受。
3. 送达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应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前密封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对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期后收到的投标文件应不予开启并退还。招标人应对收到的投标文件进行签收备案。投标人有权要求招标人或招标投标中介机构提供签收证明。
4. 撤回、补充或修改投标文件
投标人可以撤回、补充或修改已提交的投标文件,但必须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之前书面通知招标人。撤回、补充或修改也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
开标过程应作记录并存档备查。
1. 评标程序
评标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进行。评标由评标委员会独立进行,评标过程中任何一方、任何人不得干预评标委员会的工作。
2. 评标结论
评标委员会根据综合评审和比较情况,得出评标结论。评标结论应具体说明收到的投标文件数、符合要求的投标文件数、无效的投标文件数及其无效原因,评标过程的相关情况,最终的评审结论等,并向招标人推荐一至三个中标候选人,应注明排列顺序并说明按此顺序排列的原因以及最终方案的优劣比较。
1. 审查评标委员会的评标结论
招标人对评标委员会提交的评标结论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应包括评标过程中的所有资料,如评标委员会的评标记录、询标记录、综合评审和比较记录、评标委员会成员的个人意见等。
2. 定标
招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定标原则,在规定时间内从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中确定中标人。中标人必须满足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并且其投标方案在综合评审和比较时得分最高。
3. 中标通知
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内定标,并将中标结果书面通知所有投标人。
4. 签订合同
中标人应按照中标通知书的规定,并依据招标文件的规定与采购人签订合同。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及其修改和澄清部分、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及其补充部分是签订合同的重要依据。
 
	
	   施工单位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条件。首先,当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时,施工单位在催告并给予合理期限后,若发包人仍不履行支付义务,可解除合同。其次,若发包人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或设备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且拒不更换修理,施工单位可解除合同。最后,如果发
 
	
	   合法分包中的债务责任及连带责任,指出承包人与分包人对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合法分包与转包、违法分包的连带责任的法理依据不同。合法分包中,违约行为导致总承包人与分包人共同承担责任;而转包和违法分包合同无效,按过错原则确定赔偿责任。实际施工人的连带赔偿责任
 
	
	   索赔在合同管理中的重要性。索赔是合同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合同双方的利益。索赔有助于合同双方提升管理水平,对建设单位来说需要强化自身管理解决各种问题;施工单位要通过加强基础管理争取索赔利益。索赔有利于挽回成本损失,并为国内工程建设管理与国际接轨打
 
	
	   招标公告应当通过报刊或者其他媒介发布。其中属于政府采购而采用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方式的,则还应当遵循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管理规定,目前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有三家,即: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国财经报、中国政府采购杂志。投标文件应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