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商标侵权赔偿数额应当根据被侵权人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如果无法确定实际损失或难以确定实际损失的情况下,可以参照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赔偿数额。如果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无法计算,可以参照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来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且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来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在人民法院确定赔偿数额时,如果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但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和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要求侵权人提供相关的账簿和资料。如果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和资料,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来判定赔偿数额。
如果无法确定被侵权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以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可以判决赔偿金额不超过五百万元。
在商标纠纷案件中,如果权利人要求销毁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人民法院除特殊情况外应责令销毁。对于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材料和工具,人民法院也应责令销毁,并且不予补偿。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禁止前述材料和工具进入商业渠道,且不予补偿。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进入商业渠道。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加盟商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获得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授权。同时,转让注册商标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商品质量,并在商标局进行备案和公告。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驰名商标是否
商标间接侵权的种类和法律相关知识。其中提到商标侵权行为包括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方面。同时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行为。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问题。当事人应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商标标识管理,并考虑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以增加保护范围。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可以选择在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般会采取民事制裁方式处理,包括责令停止侵害
商标侵权案件的律师费用问题。刑事案件中,律师收费幅度由各省规定,律师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收费标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开支包括调查、取证等费用,人民法院可将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诉讼费用计算在赔偿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