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绍:杨某(男、16岁)和谢某(男、17岁)是邻居,都是大足县城某中学学生。2005年1月1日元旦期间,杨某请求谢某搭乘谢的摩托车到龙岗街道买东西,谢某同意。
当车行至田坝时,该摩托车不慎与迎面而来/黄某所驾驶的农用车发生碰撞,造成两车俱损、杨某受伤住院的重大交通事故。杨某先后送入大足县人民医院、重庆市第二医院治疗,共花去医药费45000元。出院后,杨某经县公安局法医鉴定为三级伤残。事故经县交警大队认定,摩托车主谢某应对此事故负主要责任。在住院期间,为筹集杨某医疗费用,谢父与农用车主黄某达成了协议,黄某应承担的责任已作了赔付。杨某表示不再要求黄某承担赔付责任。谢父也积极为杨某筹集相关费用,先后给付人民币5600元。当杨某要求谢某继续支付医疗费用时,谢父表示经济困难而不再支付。为此发生纠纷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令摩托车主谢某、农用车主黄某赔偿其医疗费、残疾赔偿金、护理费等共计110000元。
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的受害人能否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以及保险公司是否可直接向受害方支付赔偿金的问题。根据司法实践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可直接承担赔偿责任并向受害方支付保险金。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旨在保护受害人权益,使受害人能及时获
车祸导致的死亡赔偿金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死亡赔偿金是向死者家属支付的一定金额赔偿,用于弥补其因交通事故导致的物质和精神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基于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并按二
海啸和地震对车辆造成的损失在车险中的理赔情况。海啸损失在车损险的理赔范围内,而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一般不在车险理赔范围,除非是由高空坠物引起。另外,文中还列举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情形,包括投保人故意伤害行为等。
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因素,包括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经济能力等因素。同时,文章指出了我国现行人身伤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局限性,包括精神赔偿适用范围有限、不同法规赔偿标准不一等问题,特别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