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是指确定国家对司法侵权行为所承担的赔偿责任的标准和依据。通过对各个国家或地区关于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的规定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大多数国家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根据该原则,国家对司法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无需证明司法机关的过错。
如果是法官的行为导致司法赔偿责任的产生,则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归责标准。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了违法归责原则,从而明确了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司法赔偿也不例外。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立法原意,该法以违法原则为唯一的归责原则。从对"错误逮捕"的规定可以看出,该法意图将其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尽管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放宽了逮捕的条件,引发了上述争议,但不应认为国家对逮捕予以赔偿的判断标准发生了变更。
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司法批复中指出,即使检察机关在批捕时可能有部分可以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但这些证据不足以确定被告人有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法律上不能认定有罪,应按无罪处理,并应进行赔偿。因此,违法原则是司法赔偿的唯一归责原则。
对于司法赔偿请求的受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申请人必须是违法司法行为的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继承人,或者是受害的法人、其他组织或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其他组织。
申请人需要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材料,包括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侵权行为存在等方面的证据。
赔偿请求必须属于法定的司法赔偿范围,且不属于国家不承担责任的情况。
被请求的机关必须是适格的赔偿义务机关。
赔偿请求必须在法定时效期限内提出。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司法赔偿的相关问题,我们为您推荐以下文章:
- 司法赔偿
- 司法赔偿复议程序的步聚
- 司法赔偿的特征
新《公司法》下中介机构的赔偿责任采取过错推定原则的相关内容。中介机构的职员因过错给承租人造成损失,中介机构需承担责任。同时,如果中介机构提供不实信息或存在欺诈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中介机构需事先核实资料,如因出租人提供的信息有误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归责原则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并促进案件开展。责任承担方面,责任主体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按份责任,免责事由包括确定具体侵权人、举证自己非侵权人及不可抗力。赔偿标准参照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有关行使职权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赔偿规定。当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若存在侵犯人身权或财产权的情形,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具体情形包括违反拘留措施、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或改判无罪、使用不当手段导致公
刑事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优先顺序问题。首先定义了刑事赔偿的范围,并强调了先行处理原则在刑事赔偿中的优越性。接着详细描述了提起刑事损害赔偿的程序,包括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申请、审查、受理和赔偿决定的作出等步骤。最后提到了赔偿方式,一般通过双方协商或由赔偿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