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安全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 工程质量事故上报规定及法律责任分析

工程质量事故上报规定及法律责任分析

时间:2024-02-23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1918

工程质量事故上报规定

一、重大质量事故上报程序

1. 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事故发生地的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察部门和劳动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2. 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小时内书面报告,并逐级上报。重大事故的调查由事故发生地的市、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组成调查小组负责进行。

3. 事故处理完毕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尽快撰写详细的事故处理报告,并逐级上报。

4. 特别重大事故的处理程序应按照国务院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及相关要求进行。

二、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原则

1.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检举、控告、投诉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

2. 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向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事故发生地的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察部门和劳动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 重大事故的调查由事故发生地的市、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组成调查小组负责进行。

4. 事故处理完毕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尽快撰写详细的事故处理报告,并逐级上报。

5. 特别重大事故的处理程序应按照国务院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及相关要求进行。

三、工程质量事故法律责任认定

1. 施工方未按照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施工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应承担责任。

2. 施工方未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规范和合同约定进行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检验,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应承担责任。

3. 在合理使用寿命中,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出现质量问题,或者竣工时屋顶、墙面出现渗漏、开裂等问题,都应由承包方承担质量责任。

4. 当建设方请求减少工程款时,其可获得的减少额一般应限于实际发生的质量修复费用,包括拆除、返工、修复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工费用等。在质量修复费用无法达成一致时,可以通过审计方式确定。

5. 建设方因此造成的损失仍可依法规定和合同约定向承包方追讨。工程质量问题可以直接作为对请求给付工程款的抗辩理由。

以上是关于工程质量事故上报规定的介绍,详细介绍了重大质量事故的上报程序和处理原则,以及工程质量事故的法律责任认定。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咨询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关于安全生产中人员必须持有相应资格方可上岗的问题,提出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做好科研合作,加强风险评估和重点管理,编制安全措施并执行科学程序。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严格执行“五定”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 甲方(总包方):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

    甲方在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企业形式、建筑企业资质和是否存在挂靠情况。同时还阐述了乙方作为劳务承包方在施工中需要承担的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等。

  • 农村建筑事故的责任主体认定和责任划分

    农村建筑事故的责任主体认定和责任划分问题。建筑事故是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农村建筑事故处理困难,主要是因为建筑商多为个体户,缺乏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农村建筑事故的认定和管理目前缺乏具体法律规定,需要根据案件情况综合判断处理

  • 施工安全总结报告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检查工作的情况。成立了以山群副局长为组长的检查领导机构,并对在建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住宅工程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事故工作、应急管理等方面。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建筑材料乱堆乱放、安

  • 照明电路敷设要符合规程
  •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协议
  •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及内容
建筑工程安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