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女士购买了一辆价格数千元的电动车,然而她没有预料到这辆新车竟然会导致她遭受伤残。作为受害者,詹女士决定将制造商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残疾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4.3万余元。宝山法院在昨天上午作出判决,要求厂家支付3.8万余元的各项费用。
2002年6月,詹女士以24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上海生产的电动车。然而,去年9月9日傍晚,在詹女士下班回家的途中,电动车的前叉突然断裂,导致她摔倒在车前。这一意外造成了她左手臂骨折和两颗门牙受损的伤害。经司法部门鉴定,她的伤残等级为十级。詹女士在长海医院接受治疗后,选择了金陵地段医院进行中医保守治疗,并在离家最近的淞南地段医院接受输液治疗。这三家医院的治疗共花费了3201.56元。
在法庭上,厂家对于电动车前叉突然断裂导致骑车人受伤一事并没有异议,对于残疾赔偿金和营养费的赔偿也没有异议。然而,厂家认为长海医院有能力治疗,因此拒绝赔偿另外两家医院的费用,并且不同意赔偿精神损失费和律师费。
法院经审理认为,由于电动车质量问题导致詹女士受伤,因此厂家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关于医疗费用,尽管詹女士在三家医院接受治疗,但这是有合理原因的。至于误工费、交通费、精神损失费和律师费等其他费用,法院参考了相关结论和具体情况,并最终做出了上述判决。
一起孕妇交通事故受伤引发流产的案件。孕妇李xx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并导致流产,引发争议。法院认定司机张某负全责,并判决赔偿医疗费、经济损失及部分精神损害抚慰金。案件涉及交通事故与流产关系的争议,妇幼保健院表示流产是必然的。最终,法院认定赔偿义务人应承担部
交通事故中全责车主死亡是否还用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全责车主死亡,其财产和保险公司仍要承担赔偿责任。在特殊情况下,如损失由受害人故意造成,保险公司则不予赔偿。因此,全责车主的死亡不能免除对责任受害人的赔偿责任。
郑州市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认定与处理过程。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责任方被认定全责。事故涉及车辆实际车主与登记车主不一致,事故发生后,被告仅支付部分丧葬费用,未进行其他赔偿。被害人家属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律师通过多次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被告赔偿受害
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原则,包括全责、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等五种情况的赔偿比例。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事故,赔偿原则有所不同,并详细说明了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的计算方法。同时,还针对不同道路类型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