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足法定优先权的条件后,承包人应向发包人发出书面催告通知,要求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工程价款。发包人未在合同期限届满时支付的情况下,承包人方可行使建设工程的优先受偿权。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催告期限为28天,属于约定期限。若未约定期限,则可根据工程价款的金额确定合理期限,一般最长为两个月(60天)。
根据《合同法》第286条规定,行使法定优先权有两种方式:①发包人和承包人协议折价;②申请法院依法拍卖,但拍卖只能通过法院进行。行使方式有两种途径:①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拍卖,并提供证明法定优先权存在和具备行使条件的证据;②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并通过强制执行程序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第四条款规定,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的期限为6个月,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计算。对于中途停建的工程(烂尾楼),若无法取得竣工日期的证据,可按照合同约定的竣工时间作为竣工日期。工程价款优先权自产生之日起6个月内未行使将消失。
法定优先权具有物权的效力,包括优先效力和追及力等。当发包人进入破产程序时,享有除权,即要求排除在破产财产之外。若建设工程被转让,法定优先权不受影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规定,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因此,优先受偿权优先于抵押权,但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优先于消费者债权。
异地施工欠材料款的起诉程序,涉及选择管辖地和法院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当事人需遵守一系列法律条款,如提供施工现场相关资料、遵守环保和安全规定等。在特定情形下,还需办理申请批准手续。
建设工程与建筑工程的区别。建设工程包含建筑工程在内,涉及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工程;而建筑工程主要指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新建、扩建和改建,不包括房屋建筑外的其他工程项目。
建筑工程发包和承包的行为规范,阐述了建筑工程发包和承包的定义及其涵义,明确了建筑工程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的权利与义务。双方必须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包括工程质量、数量、工期、造价等要求。若一方违约则需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施工合同纠纷诉讼中,以施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的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业主拖欠工程款时,关于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权问题,包括权利行使主体、受偿范围以及起算时间等细节。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在建设工程无法正常竣工情况下的处理方式以及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的实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