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赔偿是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规则,根据行为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大小确定加害人的赔偿责任。全部赔偿的原则公正合理,适用时需要特别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 确定赔偿责任的大小只能以实际损害为标准,不以过错程度或社会危害性为依据。只有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时,加害人的过错程度才起重要作用。
2. 全部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财产损害中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应全部赔偿。人身损害中,财产损失也有直接和间接的,但区分人身损害的直接和间接损失没有实际意义。
3. 全部赔偿应包括对受害人为恢复权利和减少损害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的赔偿。诉讼费用的支出是为恢复权利的必要费用,应计入全部赔偿项目。
4. 全部赔偿只能赔偿合理的损失,不应赔偿不合理的损失。
财产赔偿是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规则之一,无论是财产损害、人身损害还是精神损害,都只能以财产赔偿作为唯一方式,不能采用其他方法。
确立财产赔偿规则的根本目的有以下三点:
1. 对于财产损害,只能以财产的方式进行赔偿,不能使用其他方式。
2. 对于人身伤害,也只能以财产的方式进行赔偿,不能采用类似于复仇的方式进行补偿。
3. 对于精神损害,无论是否造成经济损失,都应当以财产赔偿。
损益相抵是指基于同一原因导致受益的受害人应扣除利益后,由赔偿义务人赔偿差额的赔偿责任范围的规则。
损益相抵的构成要件包括:
1. 必须有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的成立。
2. 受害人必须受益,包括积极利益和消极利益。
3. 损害事实与所得利益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
损益相抵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相减、退还利益、差价退还、返还原物和中间利息的扣除。
过失相抵是在侵权损害赔偿中,基于与有过失的成立而减轻加害人赔偿责任的规则。
过失相抵的构成要件包括:
1. 必须有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的成立。
2. 受害人的行为必须是损害发生或扩大的共同原因。
3. 受害人的行为必须是不当的,并且具有过错。
过失相抵的适用需要根据过错程度和原因力的比较来确定责任的承担和责任的范围。
衡平原则是在确定侵权损害赔偿范围时考虑当事人经济状况等因素,使赔偿责任更加公正的原则。
适用衡平原则时需要综合考虑当事人的经济情况、社会风俗、习惯、舆论、身份、特殊需求等因素,并保留加害人及其家属的必要生活费用。
公司解雇劳动者时工资和补偿金的支付问题。违法解雇需支付赔偿金,合法解雇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如符合规定还需支付代通知金。无补偿合法解除则无需支付补偿或赔偿。解雇后的工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员工非过失性辞退及经济补偿的相关内容。用人单位有权对员工进行非过失性辞退,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对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员工,用人单位需支付医疗补助费等。非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其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也有相应的补偿规定。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则无需支付
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适用情形。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违法解除则须支付赔偿金。同时,存在特定情形下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并用。赔偿金的计算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且不需按分段计算方式计算。对于能否同时适用经济补
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单位辞退员工的法定事由。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具备如劳动者患病、无法胜任工作等法定事由,并在提前通知或支付代通知费后方可解除。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应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