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债权债务 > 破产债权 > 资产负债率如何计算

资产负债率如何计算

时间:2024-02-26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2377

  我们知道,一个公司或者企业经营再好,也有出现负债的情况,在这其中就包括了资产的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期末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换句话说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那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以下内容。

  资产负债率如何计算: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1、负债总额:指公司承担的各项负债的总和,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2、资产总额:指公司拥有的各项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①资产负债率能够揭示出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中有多少是由债权人提供。

  ②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

  ③对投资人或股东来说,负债比率较高可能带来一定的好处。(财务杠杆、利息税前扣除、以较少的资本(或股本)投入获得企业的控制权)。

  ④从经营者的角度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

  ⑤企业的负债比率应在不发生偿债危机的情况下,尽可能择高。

  由此可见,在企业管理中,资产负债率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看从什么角度分析,债权人、投资者(或股东)、经营者各不相同;还要看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是顶峰回落期还是见底回升期;还要看管理层是激进者中庸者还是保守者,所以多年来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对企业来说: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

  这个比率对于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因为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一般只承担有限责任,而一旦公司破产清算时,资产变现所得很可能低于其帐面价值。所以如果此指标 过高,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表明公司已经资不抵债,对于债权人来说风险非常大。

  资产负债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这一比率越低(50%以下),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通常,资产在破产拍卖时的售价不到账面价值的50%,因此如果资产负债率高于50%,则债权人的利益就缺乏保障。各类资产变现能力有显著区别,房地产的变现价值损失小,专用设备则难以实现。不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同,与其持有的资产类别有关。

  事实上,对这一比率的分析,还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从债权人的立场看,债务比率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证,贷款不会有太大风险;从股东的立场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率越大越好,因为股东所得到的利润就会加大。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在进行借入资本决策时,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全面考虑,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权衡利害得失,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决策。

  以上就是资产负债率如何计算的内容,如果有这方面需求不会计算的,可以参考上文的内容。还有不清楚的,欢迎上手心律师网进行咨询解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权申报的特别情形

    债权申报中的特别情形。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工债权、利息请求权、待定债权、连带债权、连带债务人的代位求偿权等概念,并指出相应情形下如何进行债权申报。文章还涵盖了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权利、待履行合同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权等内容。

  • 破产债权人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

    破产债权人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债权人的权利包括启动破产程序、平等参与破产程序、提供证据、申请回避、提出管辖权异议和申请复议。债权人的义务包括停止强制执行、遵守会议规则和决议以及遵守和解协议。了解这些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债权人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 破产债权确认之诉的申报程序及要求

    破产债权确认之诉的申报程序及要求。债权人需依法在规定的期限内申报债权,否则无法提起破产债权确认诉讼。特殊债权如职工劳动债权和公法意义上的税收债权无需申报。债权确认诉讼指在债务人和债权人对破产管理人审核的债权有异议时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本文主要讨论狭

  • 公司债务重组的具体方式

    公司债务重组的多种方式,包括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债务人可以通过转让资产、将债务转换为股权以及调整债务条件等方式来重组债务。此外,债务人还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来共同清偿债务。

  • 债务重组与重整的区别
  • 资产负债率如何计算
  • 法律是如何规定债务重组的
破产债权债务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