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 > 单位倒闭后员工是否能获得赔偿金?

单位倒闭后员工是否能获得赔偿金?

时间:2024-12-22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3524

  租赁合同违约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租赁合同因到期而转化的不定期租赁合同,是一种新合同,合同内容应以双方实际履行情况而定,但由于违约金是一种明确、特殊的严格责任,故原关于违约金条款不能适用于不定期租赁合同。据此,判决驳回了某公司要求另一公司支付15万元违约金的诉讼请求。

  评析

  安报律师团律师认为: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理由如下:

  一、某公司与另一公司在租赁合同到期后继续租赁,决定了双方依旧是租赁合同关系,但是形式已经发生改变,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也随之改变。租赁合同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不同形式的租赁合同,法律调整的方式自然存在不同之处。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本案租赁合同到期后,某公司继续使用并按原标准交付租金,另一公司亦未提出异议,表明该租赁合同已经转为不定期,法律适用也应以调整不定期的条款为依据。

  二、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并不等于原约定的违约条款仍可适用。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若当事人在合同中未约定违约金条款,则不产生违约金责任。一方面,违约金的承担是以“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为要件,当事人之间没有约定、约定不明、超出约定范围均不能适用;另一方面,尽管某公司与另一公司的目的在于租赁,双方按原合同继续履行同样具有租赁的目的,但这仅仅反映在租金、租赁房屋的使用上,已经通过默示履行达成一致,即在这一点上应当继续有效,但对违约金这一必须明示的特殊的严格责任问题,并没有明确确认,故不应沿用;再一方面,原租赁合同约定提前解除合同必须支付违约金的前提条件,仅仅限制在合同期限所固定的两年以内,并没有谈及两年以外,在原合同转为不定期租赁合同后,固定期限变为不固定,两年的时间已届满的情况下,原违约条款已经失去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三、另一公司有权随时解除合同。我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该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也规定:“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可见,随时解除合同是另一公司的权利,不过应当在合理期限内通知某公司,该期限通常为一个月。另一公司只有未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某公司的情况下,某公司才能要求另一公司赔偿损失,但这种损失并不是违约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关于山东省XX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省XX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针对XX电视台贷款项目资金信托计划的法律意见书。本法律意见书对信托计划实施的主体资格、信托计划及相关协议的法律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本次信托计划实施方案及各方签署的相关协议合法有效,不存在法律障碍,山东XX实施本次信托计

  •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受理洗衣机送货上门纠纷案

    北京市丰台区赵先生因购买洗衣机送货上门纠纷起诉电器公司的案件。赵先生要求返还货款和赔偿损失,因为**电器公司违反了双方的约定,两年半内未能将洗衣机送到赵先生家中。**电器公司以员工调整为由一直未能解决问题。目前,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并

  • 原告及被告信息

    一起关于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借贷合同纠纷。原告请求法院判决被告返还借款及利息,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原告认为被告未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且存在逃避债务倾向,依法构成预期违约。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支持其诉讼请求。在诉讼过程中,原告需要承担举证责任,提供

  • 合同诈骗的定义和特点

    合同诈骗的定义和特点,即利用合同条款欺骗对方获取非法财产的行为。文章也分析了合同诈骗与普通经济合同纠纷的区别,前者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后者则是正常的经营争议。最后提及合同诈骗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诈骗者需受到相应的民事、行政或刑事处罚。

  • 公司注销怎么赔偿标准
  • 强制传唤的法律性质是行政强制措施吗?
  • 合同履行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