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的分红权,即股东基于公司股东的资格和地位而享有的请求公司向自己分配股利的权利。行使该权利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公司需有实际可供分配的利润;二是利润分配方案需得到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通过。在以上两个条件未满足时,股东的分红权只能是法律层面的期待权益。
根据《公司法》第35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除非全体股东另有约定,否则不能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优先认缴出资。
1. 股东会内部救济:如果公司存在可供分配利润的前提下,公司长期不分红,股东可以提出召开股东会,讨论利润分配方案。根据《公司法》第167条规定,股东先行内部救济的原则,即股东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的表决实施资本多数决的原则来迫使公司分配利润。然而,这种方式可能被大股东利用,将股利分配方案作为变现或操作股价的工具。
2. 诉讼救济:当公司具备可供分配利润的条件时,股东可以依法提起盈余利润分配诉讼。另外,如果公司过分提取任意公积金或以其他方式侵害股东的分红权,任何一个股东都可以依据资本多数决滥用或股东大会决议侵犯股东正当权益的理由,向法院提起撤销股东会决议的撤销之诉或确认股东会决议无效的确认之诉,并同时请求分配股利。
公司股权登记日公告的法律要求和查询方法。企业在进行股权变更时需进行股权登记并公告,包括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上市公司通过发布年报、召开股东大会确定股权登记日,投资者可通过股票查看软件或官方公告信息查询。在股权登记日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可享受分红
股权转让的详细协议。甲方将所持有的某公司股权以特定价格转让给乙方,并规定了转让款的支付方式。双方需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并约定了股权交付的时间和条件。同时,合同详细说明了保证事项、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情况、争议解决方式等相关内容。
公司解散申请的条件和程序。首先,解释了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概念,包括日常经营和事务管理上的困难,并列举了股东有权请求法院解散公司的具体情况。其次,阐述了重大损失的认定,如股东权利无法行使、分红大量减少等。最后,提出了穷尽其他救济措施的要求,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撤资退股、清算分配以及股东权利等方面的规定。撤资退股发生在公司解散或连续五年不分红等特定情况下,股东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要求公司收购股权。清算分配方面,公司财产需清偿后,剩余财产按股东出资比例或股份比例分配。股东的权利包括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