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洋法庭的管辖权有哪些
时间:2024-09-04 浏览:6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及其与其他争端解决程序的关系
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地位和职能
根据联合国公约及其所附《国际海洋法法庭规约》的有关条款规定,国际海洋法法庭是一个具有管辖权的独立国际司法机构。作为《公约》规定的强制解决程序之一,法庭拥有裁决具有拘束力的权力。
缔约国对争端解决程序的选择权
根据《公约》规定,缔约国可以在任何时间以书面方式选择国际海洋法法庭或《公约》规定的其他争端解决程序,如国际法院、仲裁法庭等。这意味着缔约国在争端解决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俄罗斯提出的大陆架划界案引发的争议
俄罗斯提出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引起了美国、加拿大、丹麦和日本四国的强烈反应。这标志着沿海国向国际海底区域延伸其管辖的开始。特别是日本通过此案对中国东海大陆架提出争议,导致了事态的进一步升级。
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范围
根据《公约》规定,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及于以下案件:1. 有关《公约》解释或适用的任何争端;2. 关于与《公约》目的有关的其他国际协定的解释或适用的任何争端;3. 如果同《公约》主题事项有关的现行有效条约或公约的所有缔约国同意,有关这种条约或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争端。
争端解决程序的限制和例外
然而,《公约》对适用争端强制解决程序设定了一些限制或例外情况。例如,关于行使主权权利或管辖权的法律执行活动方面的争端,关于划定海洋边界的《公约》条款的解释或适用的争端,关于军事活动的争端,以及正由联合国安理会执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职务的争端等。对于这些争端,缔约国可以在任何时候作出书面声明,表示不接受《公约》规定的强制解决程序。
中国的立场和对策
上述问题引发了关于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国际法院与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冲突、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职权、WTO争端解决机制与海洋法法庭管辖权以及法律规则的适用的讨论。中国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将采取何种立场和对策,成为当前热点问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定义和范围
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定义、范围及意义。这些权利旨在保护外交代表及相关人员在履行职务时的权益,包括人身和住所不受侵犯、免受行政和司法管辖等特权。特权和豁免权的适用对象包括外交代表、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及其家属,国际会议的外国代表等也享有这些权利。这些权利有助
-
世界人权宣言的法律影响
《世界人权宣言》的法律影响,虽然其并非强制性国际公约,但它为后续的两份联合国人权公约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并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讨论了宣言中的争议性条款,如关于死刑和监禁刑罚的观点。尽管存在争议,但许多学者、律师和法庭仍经常引用宣言条款来支持立场。
-
加强法治建设,保障人权
我国人权法律保障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加强法治建设是保障人权的关键。立法方面,我国需出台专门的人权法,构建“金字塔式”的人权法律保障体系。人权立法应坚持民主原则,依靠人民群众参与,并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同时,建设法治政府也需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
1966年联合国两个人权公约
联合国通过的两个人权公约,即《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两个公约涵盖了法律上人权的基本内容和国际人权保护的主要方面,并确立了自决权和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原则。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专门领域和区域的人权条约,包括歧视、妇女
-
豁免权的必要性
-
南海仲裁案涉及的海洋管辖权
-
国际海洋法庭的管辖权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