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协商解决劳动争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甲 方:
乙 方:
见证人:
年 月 日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工资包括工资总额和本人工资。工资总额指用人单位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人工资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严重伤情或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期间,按照单位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放住院伙食补助费。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的医疗费用符合工伤规定的诊疗目录,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在工伤鉴定结果出来之前,企业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即使合同期满,企业也应续签合同,续签期限应延至鉴定结果出来。
根据工伤等级的不同,劳动合同的续签规定如下:一到四级工伤的职工,劳动合同不能终止,需延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五到六级工伤的职工,属于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的,职工要求续签劳动合同,企业必须续签;七到十级工伤的职工,如果第一个固定合同期限满了,企业和职工一方不同意续签合同,可以终止合同;如果第二个固定合同期限满了,职工要求续签合同,企业必须续签合同。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工伤和解协议书的撰写格式,以及工伤期间工资的支付方式。以上是关于怎样起草工伤和解协议书的详细内容。如果您有关于劳动纠纷的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律师。
工伤补偿办法中的工伤补偿标准,根据员工所受伤害的等级,工伤补偿标准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具体的补偿标准包括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伤残等级越高,获得的补偿越多。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联系。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标准认定工伤的同时,也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文章详细列举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事故伤害、职业病等,并规定符合这些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各个项目。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用、工伤医疗期、工伤津贴、护理费、伤残抚恤金等。被鉴定为工伤的职工根据不同伤残等级享有不同的待遇,包括退出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等。同时,针对因工死亡职工的家属,也提供了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
工伤鉴定的年龄限制和相关程序。工伤鉴定没有年龄限制,但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且必须在出院后的一个月内进行,最长不超过18个月。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工伤鉴定的范围、申请材料和鉴定流程,包括医疗终结后的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材料、交纳鉴定费、参加鉴定会议和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