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多国法律规定,仲裁庭在仲裁程序中可以就事实问题和程序问题作出决定,法院无权干预。即使仲裁裁决存在明显错误,法院也不能主动推翻该裁决。这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仲裁独立性。然而,仲裁作为一种解决争议的契约制度,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必须受国内法的制约。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和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都依赖于国内司法机关。为了确保国家法律的公正和统一,法院必须对国际商事仲裁进行必要的控制与监督,即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
现代社会将权利观念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法律更加强调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逐渐受到社会公益和法律价值的限制。契约自由并非绝对存在,法院作为本国法律秩序的维护者,必须对国际商事仲裁进行司法审查,以确保其不违背本国的“公共政策”或“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指的是国家或社会的重大利益、法律和道德的基本原则。这一内容对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完善至关重要,各国不允许当事人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而要强制适用于当事人所涉法律关系,仲裁也不例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各国在仲裁立法中规定了“公共秩序保留条款”,授权法院对仲裁裁决的某些实体方面进行审查,但这种审查主要关注裁决是否违背国家或社会的重大利益,并不考虑当事人个别和具体利益。
法院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是维系国际商事仲裁良性运转的重要条件。它有助于保障仲裁机构向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提供公正和充分的救济,确保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正当性和裁决的公正性,以及维护仲裁裁决的效力和执行力。这一实践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并得到1958年《纽约公约》的确认。各国在仲裁立法和相关国际条约中都没有放弃对仲裁的司法监督,只是在具体方式、范围和程序上有所不同。
	
	   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的区别。涉外仲裁主要涉及对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海事纠纷进行审理和裁决。其差异体现在仲裁机构的选定、仲裁规则的选定和仲裁裁决的终局性方面。涉外仲裁允许当事人选择不同国家的仲裁机构,允许协议确定仲裁规则,但其裁决是否终局受具体国家规定影
	
	   国际投资法领域的ICSID裁决撤销程序的重要性。它是《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裁决撤销理由和程序的规定。当事方可根据规定的理由向ICSID秘书长提出撤销裁决请求。此外,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仲裁庭组成不适当与仲裁庭成员有受贿
	
	   国际商事仲裁的定义及外国仲裁裁决的概念。文章介绍了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程序和条件,包括通过商业手段施压、向法院寻求帮助等方面。同时,也详述了中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条件及程序,包括依据我国法律和《纽约公约》的相关规定。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
	
	   对仲裁协议内容的审查是仲裁协议司法审查的一部分,不涉及当事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性以及形式合法性等方面的考虑。综合《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与研究》《涉外仲裁协议的司法审查》一文的观点以及现行《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第151条建议的总结,以及国内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