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的申请执行人为**华兴发展公司,被申请人为****橡胶制品厂。1985年6月19日,**华兴发展公司与****橡胶制品厂、**轴承厂、**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公司签订了《合资经营**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合同》。该合同于1985年10月12日经厦门市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同年12月24日,合营企业领取了营业执照。然而,由于合作不协调,各方决定终止合同。由于对终止合同后的清盘方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董事会最终未能做出终止合同的决定。因此,申请执行人于1991年3月27日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仲裁委员会经审理后认为,被申请人****橡胶制品厂以厂房实物投资,需要办理厂房过户手续,以便对合资企业进行清算。在1992年12月20日的终局裁决中,仲裁委员会以第二项裁决要求被申请人在1993年1月30日之前办理厂房过户手续。
申请执行人**华兴发展公司于1993年6月5日向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92〉贸仲字第2051号裁定书。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在执行仲裁委员会〈92〉贸仲字第2051号裁决的第二项时,被申请人提出了异议,并提供了证据证明执行标的物并不归其所有。经合议庭审查核实,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查明被申请人所投资的厂房是在文革期间在他人菜地上违章建成的,从未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基于此,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申请人并不拥有裁决中所指的构成其出资的厂房的产权,因此无法办理过户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7条和第217条第2款第(四项)的规定,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4年5月3日裁定:
申请执行人**华兴发展公司申请执行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92〉贸仲字第2051号第二项裁决不予执行。
本案是一起涉外仲裁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9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我国涉外仲裁机构的裁决。在执行过程中,被申请人提出了执行异议,并提供了证据证明裁决事项无法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在本案中,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中的第二项裁决要求被申请人****橡胶制品厂办理厂房过户手续,作为实物投资。然而,被申请人认为其投资的厂房虽然已被合营企业使用,但并未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经过审查核实,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查明该厂房是被申请人在文革期间在他人菜地上违章建造的,一直未办理产权登记手续,被申请人并不拥有合法产权。仲裁委员会在裁决中未查明这一事实,错误地要求被申请人办理厂房过户手续。作为涉外仲裁申请执行案件,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涉外仲裁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然而,该法条规定的四种不予执行情形并不包括本案裁决的情形。而本案裁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17条第2款第(四)项关于仲裁裁决“认定事实主要证据不足”不予执行的规定。因此,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部分不予执行是正确的,这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7条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民事诉讼,适用本编规定。本编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
仲裁裁决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形式缺陷和实体错误。形式缺陷指裁决不符合某些国家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要求,例如未明确标注必要信息或未采用书面形式等。不同国家对于形式缺陷的态度不同,一些国家将其作为撤销裁决的理由,而多数国家则允许仲裁庭进行修正。实体错误则
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签署的钢材买卖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争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遵循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双方约定了仲裁地点为北京,但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作为仲裁条款
网上仲裁的法律问题,包括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理论上的困惑。文章重点讨论了网上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问题,以及电子传输方式下的仲裁协议是否符合传统仲裁要求。随着网络交易的增加,对电子文书如电子合同、电子提单和电子仲裁协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网
关于仲裁裁决执行案件的相关规定。其中,被执行人、案外人可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并由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特定条件下可指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查不予执行申请,并询问当事人。同时,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申请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