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物运输损害如何索要赔偿?
1、要确认货物损害坏事实、时间、价值等。
2、看是否有运输合同、托运签收单,货物明细,如有,看运输合同、托运签收单等的约定,有约定则依据约定赔偿;如无,则托运人需要另行举证证明托运事实及货物价值,以及注意托运单中或背面是否有托运合同、最高赔付约定及是否签字认可。
3、看是否由保险公司承保,有则走保险理赔。
4一般商业货运公司与邮政货运有区别,邮政法规定了邮政最高赔付标准,但一般商业货运虽说有的在托运合同中约定了最高赔付标准,但适用的主要是合同法,在如托运人有足够证据证明托运货物价值及远远大于最高赔付标准时,则可主张实际损失价值。依据司法实践,不乏得到法院支持案例。
5、如是货物买卖过程中的托运,则需注意货物风险转移时间,运费的承担主体等。
6、建议托运人托运贵重物品或价高物品,尽量投保,并选择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物流公司托运,并一定注意办理好托运手续及保留相应凭证,一旦发生货物丢失或损坏,及时收集保留相关证据,以尽可能避免损失或减少风险。
二、赔偿范围
货运合同承运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之前提条件是货物发生毁损、灭失。毁损是指物质之变动而减少其价值,破损固不待论。灭失是指托运人按照货物运输合同的约定交给承运人运输的货物,在到达目的地时,承运人已经无法将托运货物交付给收货人。我国法律对货物毁损、灭失的损害赔偿范围不尽相同。我国铁路运输规则规定货物灭失的按货物的价格赔偿,损坏的,按损坏货物所降低的价格赔偿;公路运输规则规定,货物损失赔偿费包括受损失货物的价格、运费和其他杂费,赔价以起运地承运当日价格为准,保价运输的按所保价赔偿;水上运输规则规定,由于承运人责任造成的货物损失,保价运输的按声明价内的实际损失赔偿,不保价运输的货物另行计算,水运中还“实行保险与负责运输相结合的补偿制度”。据此,法律对承运人的赔偿责任范围予以限制,并不实行完全赔偿原则。
运送物灭失、毁损时,赔偿仅限于该物本身所受损害,托运人其他财产是否因此受损,则不予考虑基本原因是,承运人所能了解的,仅在于运送物本身状况,不可能知悉运送物的使用价值以及该物与托运人的关系,因此承运人仅在物之价值范围内予以赔偿物价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依次是:
(1)以运送物应达目的地和应达时间为准计价,此方法的目的在于使托运人获得假想运送物安全及时到达并依约交付时所能获得的利益,有利于保护托运人。
(2)以托运时装运地之价值为标准,此标准为国际铁路运输所采用,主要是由于跨国铁路运输的货物因跨国和其他费用如关税等较高,会造成货物原价的数倍增长,如由承运人负担明显过重。
(3)以发票价值加运费及其他必要费用、利润而计算。此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类同,有利于保护托运人。
买卖合同履行地的确定问题。如果合同中有约定的交货地点,则以该地点为合同履行地;若无约定,则根据交货方式确定履行地。对于需要运输的标的物,出卖人应交给第一承运人运交给买受人。如合同未明确履行地点,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涉及货币给付的在实际操作中也需注意由被
承运人对行李负有赔偿责任的条件以及赔偿额的确定方式。对于旅客自带行李损失,除承运人过错外不承担赔偿责任,而对于托运行李损失则适用货物运输合同规定。赔偿额根据行李类型和损失情况而定,遵循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对于超过法定期限未交付行李的推定灭失,承运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二十三条和第八百三十二条,承运人在汽车运输过程中应承担旅客伤亡和货物毁损、灭失的赔偿责任。然而,承运人可以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由于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所造成的,从而不承
本文讨论了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中的诉讼主体资格以及承运人、托运人和收货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对于承运人的损害赔偿责任,采用了严格责任原则,即以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毁损和灭失为要件。托运人对承运人的运输合同关系以及货物毁损和灭失承担举证责任,而承运人对免责事由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