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不要成为纳税人赔偿法
时间:2024-12-23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细化国家赔偿法的具体规定
引言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是《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细则之一,旨在为《国家赔偿法》中有关具体赔偿费用问题提供详细规定,包括向责任人追偿的方式和标准等,以便于国家机关有法可依,同时也方便民众对政府进行监督。
追偿标准的规定
根据《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的草案,对于行政追偿中的责任人员,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责令其承担国家赔偿费用的70%-100%,但最高不得超过其两年的基本工资;对于有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责令其承担国家赔偿费用的50%-100%,但最高不得超过其一年的基本工资。这一规定明确了追偿标准,体现了《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作为《国家赔偿法》的进一步细化。
问题的存在
然而,最终通过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中对于责任人员的追偿问题并未进行具体规定,仅仅规定了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这样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是语义重复,并没有起到细化的作用。此外,这样的规定也导致国家机关在实践中无法确定责任人应承担的具体国家赔偿费用,追偿标准无法依据而存在。
问题的影响
最终通过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未对追偿具体标准进行规定,给执行机关留下了很大的余地。责任人应承担的费用由各地用红头文件加以规定,而各地政府官员可能会考虑到利益关系,导致追偿标准仅仅象征性地给予一点。这样一来,对于办错案的责任人来说,经济上没有受到惩罚,无法遏制其办错案的冲动。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余地实际上将《国家赔偿法》变成了《纳税人赔偿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错案后,赔偿费用由国库出,而最终的付出却是纳税人为官员办错案买单。
结论
正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涉及地方政府利益,导致迟迟出台,并且出台后的规定有利于地方政府一样,《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删除了追偿标准,可能是因为官员们凭借强大的博弈能力而导致。要避免《国家赔偿法》成为《纳税人赔偿法》,我们需要在建立立法公开、透明和平等博弈的机制上做更多努力。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刑事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和标准。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金金额根据不同情况和损失程度进行计算,并参考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侵犯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的赔偿标准分别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造成身体伤害、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造成死亡等不同情况下
-
江苏省泰州市的国家赔偿项目
江苏省泰州市的国家赔偿项目,包括侵犯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利的赔偿。具体赔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的赔偿,包括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每日的赔偿金的计算等。财产权利的赔偿涉及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多个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溯及力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溯及力问题,包括赔偿范围、方式和计算标准,以及国家赔偿的方式。该法自19月1日起施行,对于之前发生的侵权行为,依据既有规定处理。司法实践以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为依据,对于冤错案件,该法不具备赔偿效力。赔偿包括侵犯公民生命健
-
拆迁违法是否可请求国家赔偿
拆迁违法是否可以请求国家赔偿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和相关法规,如果政府的拆迁行政行为违法并侵害了公民的财产权利,公民有权申请国家赔偿。但实际操作中,一般不建议直接申请国家赔偿,因为赔偿金额不确定且需要提供充分证据。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包括侵犯公民
-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
-
学生在校园内发生骨折的赔偿
-
如何赔偿因名誉侵权而遭受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