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目的。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向劳动者支付的一种补偿款项。其支付的前提是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非劳动者主动要求解除。此外,劳动者在找到新工作之前面临一定困难也是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之一。
根据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每满一年工作,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工作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来确定,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的定义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的十二个月内的平均工资。
赔偿金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向劳动者支付的一种经济赔偿。其前提是用人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并且由于单位的违法行为导致了劳动者失业。
根据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那么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以郝某与某工厂的劳动合同到期为例,郝某在该工厂工作了九年,三年前因工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在劳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单位书面通知郝某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并安排其他人接替了郝某的工作。鉴于郝某手部残疾,他认为再找工作会面临困难,因此要求续签劳动合同,但被单位拒绝。
郝某随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调查,劳动仲裁委员会认定单位安排郝某确实存在困难。最终,劳动仲裁委员会做出裁决:劳动合同到期终止,被诉单位应向郝某支付相当于郝某工资十八倍的赔偿金。
抚恤金和丧葬费的区别。抚恤金是针对符合条件的伤残受害人,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放的经济补偿,旨在缓解其因伤致残带来的经济负担。而丧葬费是在受害人死亡的情况下,赔偿义务人支付给亲属的费用,用于支付丧葬相关支出。二者虽然都在人身损害赔偿中涉及,但适用对象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劳动者可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可协商一致解除。对于非过错解雇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并支付补偿。涉及违法行为的解雇,用人
甲方与乙方因各种原因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内容。协议中明确了双方同意自某年某月某日起解除劳动关系,甲方需支付乙方工资、社保、公积金及经济补偿金等责任。协议还规定了乙方办理离职手续的时间,以及乙方放弃其他诉求的声明。最后,协议生效时间及相关法律效应也做
劳动合同解除的不同情况及相关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注意对方的利益保护,《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较为宽松。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约定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而劳动者因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