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公司设立条件 > 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的角度

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的角度

时间:2024-04-13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5259

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权利

一、债权人及其权利

根据全球各国的公司法,股东被认定为公司的唯一所有者,拥有最高的权力。然而,随着理论和现实的发展,公司的所有者范围扩大了,不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还包括劳动者。此外,公司的责任也增加了,不仅影响到所有者的利益,还影响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顾客、供应商、当地社区居民和政府等。

债权人作为公司借入资本的所有者,享有特定的权利。公司债权通常通过贷款、发行公司债券和商业赊欠等方式形成。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履行贷款合同义务,并在必要时对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变现或展期。

公司债券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如一般公司债和参加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和非转换公司债、担保公司债和无担保公司债等。

二、雇员的权利

公司员工作为人力资产的所有者,在现代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是公司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公司离开员工无法运作。员工作为公司的人力资产所有者,应享有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监督权和管理权。

剩余索取权指员工有权参与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剩余控制权指员工有权参与重大决策,保护自身利益;监督权指员工了解公司真实情况,有效行使监督职能;管理权指员工可以提供建议、自主管理和参与决策。

三、交易者和社区的权利

公司的运营对交易者和社区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客户作为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求偿权等权利。供应商作为公司的供给者,与公司休戚相关,应享有对公司活动的监督权。社区居民受到公司就业机会、环境影响和扩张影响,应享有对公司活动的监督权。政府作为公司的监管者和税收收入来源,应有权对公司实施监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行政不作为主体是行政主体,其不作为状态对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侵害。行政不作为的客体是为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政主体在法定

  •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反贪局是设立在检察院内的机构,属于司法监督范畴。行政监督方法包括检查、审查、调查等,其作用在于提供实践依据、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以及保证执行法律。通过行政监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 合作协议

    甲、乙双方就物业管理项目的合作事项达成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合作事项、合作期限、合作原则、股份比例及利益分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双方约定甲方协调开发商将各类物业项目的物业管理权交予乙方负责经营管理,并按比例分配共享经营利润。协议强调保密、诚信、友

  • 证券交易所的法律义务

    证券交易所的法律义务。证券交易所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机构,需遵守多项法律义务以确保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包括禁止转让许可、禁止兼职、内幕信息保密与禁用、回避利益冲突、建立监管系统等。此外,证券交易所还需提供报告和材料、进行财务报告备案、停市报告以及交易

  • 警察错误采取强制措施是否有赔偿权
  • 买卖合同拒绝履行的赔偿准则
  • 哪个部门宣告申请公司的设立是无效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