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贵文和尹波是泸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聘用的煤矿监督员。2003年9月25日,他们前往兴隆煤矿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了事故隐患,并向局领导汇报后下发了停产指令书,要求矿山进行整改并停止作业。然而,9月29日复查时,他们没有检查严重事故隐患的区域,盲目表态称矿山整改工作良好,不再停产。结果,9月30日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4人死亡、1人重伤、6人轻伤以及30万元的经济损失。
泸县法院经审理认为,尽管冯贵文和尹波不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编制,但他们是受泸县安监局聘用的煤矿监督员,从事公务并代表泸县安监局行使对煤矿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权,具备了玩忽职守罪的主体资格。
法院认为,两人在履行安全监督职责过程中,没有正确履行职责,盲目同意矿山恢复生产,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触犯了刑法第397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了玩忽职守罪。鉴于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矿山本身疏于安全生产管理、瓦斯检查员违章操作以及两被告人没有切实履行职责等多种因素,导致已经发现的事故隐患没有得到消除就盲目恢复生产,因此,对两被告人予以从宽处罚。
根据省法院研究室专家介绍,1997年我国修订刑法时专门设立了渎职罪一章,并将其主体界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然而,近年来在渎职罪的司法认定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国家机关根据工作需要聘用了一些非国家机关的人员从事公务,但由于这些人员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很难得到有效的查处。
专家介绍说,2002年12月28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作出了关于渎职罪立法解释的决定。该解释明确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该案中的两名被聘用煤矿监督员的行为已构成渎职罪。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场合,介绍了英美法系国家和德国的相关适用理论,以及日本的适用学说。该制度作为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的例外加以适用,在何种情况下发生例外并无固定标准。美国的适用依据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法理念,而不局限于任何固有理由和适用范围。
认定玩忽职守罪时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首先,要区分玩忽职守罪和一般玩忽职守行为的界限,关键是是否造成了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损失。如果没有造成损失或者损失不达到重大程度,就属于一般玩忽职守行为,只能进行纪律处理。其次,要区分玩忽职守罪和滥用职
泸县法院首次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立法解释,认定泸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聘用的煤矿监督员冯贵文、尹波犯玩忽职守罪,判处两人拘役六个月,缓刑六
广东省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肇庆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莫兆军犯玩忽职守罪一案,于2003年12月4日作出肇刑初字第26号刑事判决。宣判后,肇庆市人民检察院以该判决认定被告人莫兆军不构成犯罪确有错误为由,提出抗诉。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朱华出庭支持抗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