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私法 > 国际私法类别 > 民事关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时间:2023-10-22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593
涉外民事关系,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该涉外民事关系发生时的有关法律规定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当时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参照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确定。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解释

第一条:涉外民事关系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民事关系可以被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

  1.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外国公民、外国法人或其他组织、无国籍人;
  2.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经常居所地在中国领域外;
  3. 标的物在中国领域外;
  4. 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中国领域外;
  5. 其他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的情形。

第二条: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时间点

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实施之前发生的涉外民事关系,人民法院应根据当时的相关法律规定确定适用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确定。

第三条: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优先规定

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与其他法律对同一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定不一致,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但商事领域法律的特别规定以及知识产权领域法律的特别规定除外。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商事领域法律以及知识产权领域法律已经转化或需要转化为国内法律的国际条约的适用,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予以适用。

第四条:涉外民事关系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如果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涉及适用国际条约的,人民法院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法律规定予以适用,但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条约已经转化或需要转化为国内法律的除外。

第五条:涉外民事关系适用国际惯例的规定

如果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涉及适用国际惯例的,人民法院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法律规定予以适用。

第六条: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律的规定

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律的,人民法院应认定该选择无效。

第七条: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律的有效性

如果一方当事人主张双方协议选择的法律与涉外民事关系没有实际联系,以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为由,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八条: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的法律选择和变更

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协议选择或变更选择适用的法律,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九条:合同中援引未生效国际条约的规定

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援引尚未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效的国际条约,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该国际条约的内容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第十条: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强制性规定

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排除适用、无需通过冲突规范指引而直接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条规定的强制性规定。这些情形包括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食品或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安全、外汇管制等金融安全、反垄断、反倾销以及其他应当认定为强制性规定的情形。

第十一条: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无效性

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以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人民法院应认定其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无效。

第十二条:先决问题的法律适用

当涉外民事争议的解决需要以另一涉外民事关系的确认为前提时,人民法院应根据该先决问题自身的性质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

第十三条:多重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当案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涉外民事关系时,人民法院应分别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

第十四条:涉外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

如果当事人没有选择涉外仲裁协议适用的法律,也没有约定仲裁机构或仲裁地,或约定不明,人民法院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认定该仲裁协议的效力。

第十五条:自然人的经常居所地的认定

如果自然人在涉外民事关系产生或变更、终止时已经连续居住一年以上且作为其生活中心的地方,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规定的自然人的经常居所地。但就医、劳务派遣、公务等情形除外。

第十六条:法人的登记地的认定

人民法院应将法人的设立登记地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规定的法人的登记地。

第十七条:无法查明外国法律的认定

如果人民法院通过当事人提供、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效的国际条约规定的途径、中外法律专家提供等合理途径仍不能获得外国法律,可以认定为无法查明外国法律。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提供外国法律,如果在人民法院指定的合理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未提供该外国法律,可以认定为无法查明外国法律。

第十八条:对外国法律的确认

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各方当事人对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的内容及其理解与适用的意见。如果当事人对该外国法律的内容及其理解与适用没有异议,人民法院可以予以确认。如果当事人有异议,由人民法院审查认定。

第十九条: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适用

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参照适用本解释。

第二十条:解释的适用时间

对于涉外民事纠纷案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施行后发生且本解释施行前尚未终审的,适用本解释。对于本解释施行前已经终审的案件,如果当事人申请再审或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

第二十一条:与本解释不一致的司法解释

如果本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以本解释为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指出契约关系既有人的意志属性又有物质关系制约属性。法律关系的产生依赖于当事人的个人意志表示,而非仅依赖于国家意志。法律适用的目标和步骤包括查明案件事实、选择和确定适用的法律规范以及推导出合理的法律决定。案例分析展示了法律适用的实践

  • 涉外继承的概述

    涉外继承的法律制度,包括涉外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在涉外继承中,法律适用原则采取分割制,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在涉外遗嘱继承方面,我国尚未有明确规定,需分别分析适用各自的冲突规则,并借鉴各国立法实践。文章涉及立遗嘱人能力和遗嘱方式的法律适用问

  • 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有关制度有哪些

    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相关制度和原则。包括反致制度、法律规避和公共秩序保留等方面的规定。我国不承认反致或转致,涉外合同争议直接适用实体法,不包括冲突法。当事人规避我国法律强制性规定时,合同争议应适用该强制性规定。适用外国法律不得违背我国社会公共利益,强制

  • 涉外合同纠纷怎么选择适用法律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8条规定,当事

  • 涉外案件司法解释
  •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司法解释看点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国际私法类别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