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案件通常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结案?
时间:2024-06-10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事案件审理时间的法律规定
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6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人民检察院对于移送起诉的案件的审查期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2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对于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且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于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案件,可以延长至十五日。对于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如果改变了管辖,审查起诉期限应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的宣判期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8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进一步延长,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异地抓捕。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居住地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也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涉及特定案件的除外。公安机关在抓捕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确
-
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
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的重要性。文章指出,争夺法院管辖权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但存在级别管辖方面的不足。为确保公正审判,应重视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并加强对级别管辖的监督。摘要
-
民事诉讼时效及诉讼期限的规定
我国法律中对于民事诉讼时效及诉讼期限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一般情况和特别情况,并明确了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审理期限和上诉程序的具体时间限制,包括普通程序案件、简易程序案件以及对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上
-
管辖异议的交费问题
管辖异议的交费问题,具体涉及管辖异议的费用金额及交纳办法。根据规定,提起管辖异议需交纳50元至100元费用,且各省可制定具体交纳标准。移送、移交的案件,预收的诉讼费用应随案移交。文章旨在明确管辖异议的诉讼费用相关问题。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
-
虚拟法律关系对受诉法院的选择
-
取保候审案件通常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