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地域管辖,又称为立案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它涉及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在刑事案件受理范围上的权限划分。具体而言,立案管辖解决的是哪类刑事案件应由公安司法机关中的哪一个机关立案受理的问题。主要包括确定哪些刑事案件不需要经过侦查,可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审判;哪些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哪些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刑事案件地域管辖的划分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1. 公安司法机关的性质与诉讼职能:我国公安、检察、法院机关是刑事诉讼的主要主体,但由于各自性质和诉讼职能的不同,划分管辖必须与之相适应。
2. 刑事案件的性质、案情的轻重、复杂程度等:这些情况也是划分管辖的重要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条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立案管辖范围作了概括性的规定。
为了便于实际工作中应用执行这一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对刑事案件的立案管辖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1款的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外。这主要指的是除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和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的刑事案件以外的其他绝大多数刑事案件。
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9条第1款的规定,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地点。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在某地连续居住满1年以上。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地点是指公民被羁押或限制人身自由的地方。
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不动产是指形体上不可移动或移动即损失其经济价值的财产,如土地、建筑物、滩涂、山林、草原等。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是诉讼管辖制度中的一般规则,主要为了便于就近调查和法院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
1. 不动产的范围:行政诉讼法所指的不动产应指的是不动产权,而不是不动产物。即包括不动产所有权、使用权案件、建筑物的拆除、改建案件、不动产污染案件、自然权属征收案件、自然资源采伐许可案件等。
2. 必须是不动产案件:即不动产必须是案件的客体或当事人争议的标的,或不动产是产生行政诉讼的原因,当事人起诉是为了解决不动产权属问题。如果不动产仅仅是证据或关联情况,则不属于不动产案件。
特殊地域管辖的认定方法如下:
1. 直接针对不动产的产权界定行为,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 针对包含不动产在内的整体产权作出的产权界定行为,由最初作出产权界定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 经复议改变原产权界定行为的案件,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地域管辖原则及其确定方法。在我国刑法总则中已明确规定,只要符合规定中的要件,就可以对其进行相关的立案处理。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异地抓捕。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居住地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也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涉及特定案件的除外。公安机关在抓捕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确
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的重要性。文章指出,争夺法院管辖权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但存在级别管辖方面的不足。为确保公正审判,应重视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并加强对级别管辖的监督。摘要
我国法律中对于民事诉讼时效及诉讼期限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一般情况和特别情况,并明确了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审理期限和上诉程序的具体时间限制,包括普通程序案件、简易程序案件以及对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上
管辖异议的交费问题,具体涉及管辖异议的费用金额及交纳办法。根据规定,提起管辖异议需交纳50元至100元费用,且各省可制定具体交纳标准。移送、移交的案件,预收的诉讼费用应随案移交。文章旨在明确管辖异议的诉讼费用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