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市 崇 文 区 人 民 法 院刑 事 判 决 书
(2007)崇刑初字第00083号
公诉机关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田继环,男,1965年8月3日出生于北京市,汉族,初中文化,无业,住本市东城区沙井胡同3号(户籍所在地:本市宣武区抬头巷23号)。2000年7月3日因犯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001年3月28日刑满释放。因涉嫌犯诈骗罪,于2006年10月11日被羁押,同年11月14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崇文区看守所。 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检察院以京崇检刑诉 [2007]第21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田继环犯诈骗罪,于2007年2月14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同日立案,并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孙玉明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田继环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2006年4月被告人田继环隐瞒已婚事实,通过《手递手》报纸上刊登的征婚广告与征婚者周婵交往,在取得对方信任后,编造资金周转不开、做箱包业务急需用钱等谎言,在本市崇文区磁器口附近,骗取被害人周婵人民币10000元。 同年6、7月间,被告人田继环又以同样手段,在本市丰台区木樨园附近骗取被害人陈利平人民币35000元。 上述赃款均未追回。 上述事实,被告人田继环在开庭审理过程中无异议,并有被害人周婵、陈利平的陈述;证人李杨燕的证言;到案经过、辨认笔录、征婚广告、借条、交通银行取款凭条、被害人身份证复印件、被告人田继环的供述及前科材料、释放证明、户籍材料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田继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婚恋交友为名,编造虚假事实诈骗女性征婚者的钱财,并予以挥霍,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已构成诈骗罪。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检察院指控的事实清楚,举证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被告人田继环前罪中尚未执行完毕的罚金刑,依法应予合并执行。鉴于被告人田继环能如实供述所犯罪行,自愿认罪,本院对其酌予从轻处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田继环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与前罪尚未执行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6年10月11日起至2009年4月10日止。罚金于本判决生效后三个月内缴纳。) 二、犯罪所得人民币四万五千元,继续追缴后发还被害人周婵人民币一万元、陈利平人民币三万五千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三份。
审 判 长 白崇伟 审 判 员 宋秀建 代理审判员 束建华
二OO七年三月六日
书 记 员 邝 梅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合同主体欺诈行为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的特点,如欺诈性邀请、虚假介绍或隐瞒事实等。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重点强调了行为人是否具有欺骗他人的目的和是否采取了欺骗手
我国刑法关于诈骗罪的规定及量刑标准。根据诈骗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将诈骗罪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三个层次,并对应不同的刑罚。同时,针对特定人群如残疾人、老年人等和特定场合如救灾、抢险等实施的诈骗行为,法律从严惩处。对于接近数额巨大和数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主要围绕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性质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展开。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性质应参照现行《合同法》的合同范围。同时,探讨了在经济转型时期一些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如何认定,特别是在没有资金情况下依靠虚构事实骗取资金的情况
抽逃出资罪的认定要素,主要涉及到本罪与虚报注册资本罪、诈骗罪、职务侵占罪以及挪用资金罪的界限。文章详细阐述了这四个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并给出了抽逃出资罪的量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