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时间:2024-12-16 浏览:6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中国出口负增长对经济的影响
大幅度负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增长速度达到17.3%,但较上年同期回落8.3个百分点。自2009年开始,中国出口一直呈现下降趋势,1-9月出口同比下降了21.3%,全年出口下降已成定局,这是自1994年以来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压力
中国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主要涉及两类商品。第一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纺织制品和食品等;第二类是资源型、高耗能型和污染型产品,例如贱金属、造纸、木制品和塑料橡胶等。对于“两高一资”出口商品的调整压力,基本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的需要。然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下调压力加大,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不利于经济持续复苏
中国在某些竞争优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包括植物产品、贵金属、食品、纸制品、动物产品、鞋帽伞、木制品等。贸易保护主义的持续抬头不仅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不利,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也不利,尤其是危机中心国家的经济复苏。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企业应加强技术改造、市场与产品结构调整,遵守国际标准,积极与进口国企业合作打破技术垄断。同时,企业需与政府、行业协会等沟通合作,参与国外调查,加强信息沟通。政府应营造公平贸易环境,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突破技
-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如果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标准,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这将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
-
不安全信息条件下反倾销措施与战略选择
反倾销是GATT/WTO所认可的用于维护国际贸易秩序,规范、保护进口国产业免受不合理侵犯和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合法而有效的措施。但是,随着关税减让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反倾销越来越多地被各国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来使用,以至于完全违背了GATT/WTO反倾销立法的初衷。
-
技术性贸易壁垒定义
技术性贸易壁垒性贸易壁垒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它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
-
当前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面临的形势
-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欧盟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