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世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实现了有效的要素配置。然而,贸易保护措施会直接或间接增加进口商的成本,这些成本将转嫁给本国消费者,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此外,保护措施还会导致非保护产业的生产者为受保护产业生产者提供强制性补贴,这种收入转移效应往往得不偿失,还会扭曲利益分配。
如果在危机时期,某个国家(通常是贸易大国)率先实施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将导致向该国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急剧下降。这将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大量出口企业破产和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进而拖累该国经济快速滑坡。特别是那些实施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战略的国家(地区),由于其对外贸依存度较高,将受到更大的冲击。
贸易保护政策不仅阻碍其他国家向该国出口,使其他国家的产业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会影响该国向其他国家出口,使本国产业陷入困境。因为一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经常会引发其他国家采取类似的报复政策。这种贸易报复的实施将导致每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市场局限在本国内部,进而进一步萎缩世界整体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依赖的表现,尤其是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资本超越国家界限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经济全球化不仅增加了世界总产出和消费者福利,还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然而,贸易保护必然会破坏全球化所形成的生产价值链和正常的分工体系,这将意味着世界经济整体倒退。
综上所述,贸易保护不仅会导致世界贸易额急剧下降、各国间贸易摩擦加剧和货币流通混乱等问题,还会使世界各国陷入深度不信任的怪圈。
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企业应加强技术改造、市场与产品结构调整,遵守国际标准,积极与进口国企业合作打破技术垄断。同时,企业需与政府、行业协会等沟通合作,参与国外调查,加强信息沟通。政府应营造公平贸易环境,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突破技
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如果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标准,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这将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
反倾销是GATT/WTO所认可的用于维护国际贸易秩序,规范、保护进口国产业免受不合理侵犯和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合法而有效的措施。但是,随着关税减让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反倾销越来越多地被各国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来使用,以至于完全违背了GATT/WTO反倾销立法的初衷。
技术性贸易壁垒性贸易壁垒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它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