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全文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程序法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程序法

时间:2024-12-16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797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程序法的关系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科学内涵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刑事司法政策,既是刑法问题,也是刑事诉讼法问题。它体现了对犯罪的惩治政策,是国家和社会为打击犯罪、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来说,宽严相济指的是在对待犯罪时坚持区别对待,对严重刑事犯罪采取严厉打击措施,对成年人初犯、偶犯和过失犯等情节较轻的犯罪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等措施。宽严相济要求依据具体案件情况,严格依法惩罚犯罪,实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的原则。

二、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治理机制相对薄弱,导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程序中难以得到真正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侦查阶段

在侦查阶段,虽然国家强调对所有犯罪进行调查处罚,但由于证据不足,导致犯罪行为无法显现在司法机器面前,使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诉讼程序中乏力。

审判阶段

尽管法律规定“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但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在“疑罪”的情况下也倾向于判被告人有罪,或者采取“疑罪从轻”的作法。这使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变味”。

刑罚执行方式

尽管刑罚的执行过程隐蔽,但通过刑事司法的展示来实现威慑功能,如公开批捕、公开审判等,掩盖了实际上控制犯罪相关刑事政策的薄弱。这使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罚执行方式上存在问题。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刑事程序法的完善

为了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刑事程序法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刑事诉讼目的和原则体系的完善

为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必要将“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并列为刑事诉讼的目的。同时,应明确规定程序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控辩平等原则和司法独立原则,以协调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关系。

刑事审前程序的完善

侦查程序的改革应实现侦查程序的正当化和科学化,保障被追诉人的基本人权,并优化侦查活动的有效性。起诉程序的改革应扩大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完善对起诉活动的制约机制,并引进刑事和解制度,以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

刑事审判程序的完善

普通程序的改革应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提供被追诉人周到、细致的程序保障,明确审判权力规范和量刑程序独立化。简易程序的改革应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赋予被告人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的权利,并明确其对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再审的定义和程序

    再审的定义和程序,再审是对已经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进行重新审理的活动。再审可以由本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对于刑事案件再审是否开庭审理取决于具体情况,某些再审案件需开庭审理如第一审程序审理的案件等,而其他一些情况可以不进行开庭审理

  •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被抓能开庭吗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归案时是否能开庭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若同案犯罪嫌疑人在逃,但在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仍可开庭审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网上开设赌场罪的立案标准和刑罚。

  •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

  •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

    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刑事案件审理期限因程序不同而异,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为20日,普通程序审理的期限可因特殊原因延长。行政案件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可报请

  • 治安处罚的案底能消吗
  •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关系
  •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及法律关注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