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去全球化”思潮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而金融危机的出现更是引起了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反思。近二十年来,“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曾经是非常时髦的词汇,被视为给世界经济带来活力的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在金融危机出现时,人们立即发现了它们的弊端。
首先,美国金融危机为何会波及全世界?这次危机的源头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最终通过“次级债”的演化而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其中金融全球化被认为是罪魁祸首。如果没有金融全球化,美国的“次贷危机”将仅限于美国范围内,不会波及全球。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热钱未受约束地自由流动可以说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亚洲金融危机之所以爆发,固然与相关亚洲经济存在一定问题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规模巨大的国际热钱自由跨境流动。如果没有后者,许多亚洲经济,尤其是经济状况较好的经济,本来不会受到冲击,比如香港、台湾和新加坡。
赊销风险的五种表现形式,包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机会成本、信用短缺成本和坏账成本。为了有效控制赊销风险,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信用管理措施,包括选择客户、确定信用条件、制定保障条款、事中控制、货款催收和坏账追讨等。旨在降低赊销风险,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保障
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如果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标准,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这将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
反倾销是GATT/WTO所认可的用于维护国际贸易秩序,规范、保护进口国产业免受不合理侵犯和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合法而有效的措施。但是,随着关税减让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反倾销越来越多地被各国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来使用,以至于完全违背了GATT/WTO反倾销立法的初衷。
中欧、中美纺织品争端,温州鞋被俄罗斯查抄,各国出台的技术标准,是2005年国际市场风云中备受人们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也是此类事件的高发期,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已进入贸易争端多发期,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义乌作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