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消费者双倍赔偿的合法性和适用条件解析

消费者双倍赔偿的合法性和适用条件解析

时间:2024-10-17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8011

消费者维权:频发标识不当纠纷消费者双倍索赔鲜获支持

大商场频繁出现标识不当纠纷

大商场作为消费者信赖的购物场所,在近期频繁出现商品标识与实际成分不符的情况。仅去年一年,北京西城区的大商场就发生了数十起类似的被诉案件。然而,大多数案件都以消费者撤诉或调解解决,很少有消费者能够获得双倍赔偿。

案例:商品成分与标识不符

王女士在首都时代广场购买了两条标有“pantera”牌子的长裤,吊牌上注明成分为65%羊毛和35%涤纶。然而,经过质检,发现裤子实际上含有羊毛、涤纶和氨纶。根据国家关于纺织品纤维含量标识的规定,混纺产品或交织产品应明确列出每一种纤维的名称和对应的纤维含量。因此,王女士认为商场的行为构成欺诈,并要求退货。法院判定商家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并未证实商家有故意欺诈的行为。最终,法院判决王女士将裤子退还商场,商场退还购物款1196元,并赔偿王女士检测费50元。

消费者索赔的误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有义务如实提供商品或服务信息,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企业违反了这一义务,构成欺诈,应给予消费者双倍赔偿。然而,为什么明明是卖了标识不当的商品,消费者却不能获得双倍赔偿呢?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指出,消费者在追究商家欺诈责任时存在一些误区。认定欺诈的关键在于销售者通过虚构商品说明、标准或以假充真等手段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并基于这种错误判断而误认误购。例如,一件标注为100%羊绒的衣服实际上是纯羊毛,这明显影响了保暖功能和商品价值,商家的行为肯定构成欺诈。然而,商品成分的误差并不一定构成误认误购,而这种误差对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常常依据法官的个人裁量。法官表示,除了销售者误导消费的客观行为之外,商家是否有主观上的欺诈故意也是一个认定标准。在过去的案例中,许多商家提供了商品生产厂家出具的合格证、鉴定等书面文件,以证明自己对标识不当的情况并不知情,没有故意欺诈消费者。尽管这些证据可能使销售者免于承担欺诈的双倍赔偿责任,但这种形式审查实际上让违规的生产者受益,让无辜的消费者受损。

消费者维权:误区导致商家欺诈认定存在“门槛”

消费者对商家欺诈认定存在误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有义务如实提供商品或服务信息,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企业违反了这一义务,构成欺诈,应给予消费者双倍赔偿。然而,为什么明明是卖了标识不当的商品,消费者却不能获得双倍赔偿呢?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表示,消费者在追究商家欺诈责任时存在一些误区。认定欺诈的关键在于销售者通过虚构商品说明、标准或以假充真等手段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并基于这种错误判断而误认误购。然而,商品成分的误差并不一定构成误认误购,而这种误差对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常常依据法官的个人裁量。

案例分析:标注不当并不一定构成欺诈

邱律师举例说,一件标注为100%羊绒的衣服实际上是纯羊毛,这明显影响了保暖功能和商品价值,商家的行为肯定构成欺诈。然而,仅仅是商品成分有一点误差,并不一定构成误认误购。例如,一款车型的说明书标注车内装有CD机,但实际上并没有。消费者以此要求商家双倍赔偿,但这种要求可能并不公平,因为消费者购买车辆不仅仅是为了CD机,仅仅因为说明书出现了标注的偏差就要求双倍赔偿整车的钱是不合理的。

商家主观欺诈故意是认定标准之一

法官表示,在认定商家欺诈责任时,除了销售者误导消费的客观行为之外,商家是否有主观上的欺诈故意也是一个认定标准。许多商家提供了商品生产厂家出具的合格证、鉴定等书面文件,以证明自己对标识不当的情况并不知情,没有故意欺诈消费者。然而,这种形式审查实际上让违规的生产者受益,让无辜的消费者受损。推荐阅读:消费维权相关知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上团购是否有发票?

    网上团购是否有发票的问题,根据发票管理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网上团购应该提供发票。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是违法行为,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商家若拒绝提供发票,涉嫌偷税漏税。消费者在遇到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时,可以向税务部门举报或拨打纳税服务热线投诉。

  • 网络维权的困难与法律保障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 气表被装反业主是否可以不支付报酬

    燃气管理条例对于装反气表的规定,以及业主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不支付报酬的问题。燃气经营者有责任向用户提供持续、稳定、安全的燃气供应,并指导用户安全用气。如果气表被装反,业主有权要求工人重装,且如果工人拒绝,可以不支付费用。同时,燃气用户也需要遵守相关

  • 网上购物维权的途径及方法

    网上购物维权的途径及方法。包括平台调解、消费者权益保证金、实名制和工商登记制度、投诉工商部门、购物网站的维权时效规定以及经营者责任和赔偿等方面。消费者在遇到网络购物纠纷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 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判决
  • 餐馆要求加收清洁费的合法性分析
  • 商家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怎么赔偿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