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赔偿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时间:2024-11-06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
一、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关于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 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二、法律规定的终止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止:
-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赔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具体赔偿标准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和工资水平确定。其中,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不满一年的,按照一个月工资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满一年但不满十年的,按照一个月工资乘以工作年限的两倍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满十年的,按照一个月工资乘以工作年限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
四、总结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情形下解除。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具体标准根据劳动者工作的年限和工资水平确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散装食品索赔难点解析:标识不全问题较为普遍
产假是指职业女性在分娩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为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延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职业女性休产假期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社保基金报销医疗费用并发放生育津贴;
-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被辞退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签订的无固定期限合同被解除或终止,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如果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则按一年计算;如果工作时间不满
-
辞退员工没有签订合同后的赔偿问题如何解决
没合同被辞退可以要求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起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同时可以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无固定期合同解除如何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如果解除无固定期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支付经济补偿金情形,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进行赔偿。经济补偿金一般在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具体计算方式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
-
派遣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法律问题解析
-
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赔偿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
无固定期限合同解除赔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