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案件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技术贸易壁垒案例。如根据美国食品与药物局统计,仅2002年一季度,我国就有1140批次对美出口货物因不符合美国技术标准而被查扣,居各国之首,被扣货物涉及农产品、食品、药品、机电、轻工等10余类产品,200多家企业。
(二)检验检疫措施
根据《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措施协议》,WTO成员制定和实施SPS措施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等效性原则、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原则、透明度原则、SPS措施的一致性原则、对贸易影响最小原则、动植物疫情区域化原则等。因此,缺乏科学依据,不符合上述原则的SPS措施均构成贸易壁垒。
世界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农产品、林业产品和水产品的检验检疫措施,对这些产品的进口实施苛刻的检验检疫标准,这也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
如2002年以来,欧盟以我国农产品兽药及化学物质监控体系不健全和我输欧水产品含氯霉素问题为由,全面禁止从我进口动物源性产品,影响我出口金额约7亿美元;目前,虽然经过磋商,欧方已部分解除了对我部分产品的禁令,但此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近一年来,作为我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的日本(2001年57亿元,占我农产品总出口35%)。对我蔬菜农残问题的恶意炒作,对我出口影响很大。2002年8月第三周(12-16日),日本进口我冷冻菠菜数量骤降至零(上半年每周超过900吨)。2002年上半年蔬菜对日出口4.6亿美元,同比减少了2000万美元,下降4%,而2001年同期增幅为20.4%。日本食品卫生法修正案将更大地影响我农产品对日本的出口,为日方以安全质量为由全面禁止我农产品提供了法律基础。
瑞典国际民事诉讼制度的管辖权问题。除了国际公约和欧盟理事会的有关规则,瑞典法院通常适用《司法程序法典》来解决国际民事诉讼的管辖权问题。法院在某些情况下有管辖权例外,如不动产纠纷或专利商标有效性争议等专属管辖权的案件,但可以审理与在瑞典进行的仲裁相联系
中国商品出口与反倾销调查之间的关系。随着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其中欧盟最为频繁。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不仅次数频繁,而且涉及的产品范围和金额不断增加,给中国出口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欧盟还采取了新的调查方式和修改了
中欧鞋业贸易中反倾销法的影响。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潮流的推进,欧盟对中国鞋类采取反倾销措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鞋国和鞋类出口国,欧盟是中国第二大鞋制品市场。欧盟对中国鞋业指控缺乏合理性,中国商务部表示不存在倾销行为,同时欧盟曾承诺取消对华鞋类产品的配额
赊销风险的五种表现形式,包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机会成本、信用短缺成本和坏账成本。为了有效控制赊销风险,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信用管理措施,包括选择客户、确定信用条件、制定保障条款、事中控制、货款催收和坏账追讨等。旨在降低赊销风险,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