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要求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实施产品标准。这意味着成员国在制定产品标准时,不得歧视情形相同或类似的成员国。然而,由于不同的气候、病虫害滋生环境和食品安全条件,对来自不同成员国的动植物产品执行相同的动植物卫生标准并不总是合适的。
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给予成员国更大的灵活性,允许他们背离国际标准。成员国可以根据气候、地理因素或基本技术难题的需要,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动植物卫生标准。
根据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成员国可以实行或维持一种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以达到比国际标准更高的动植物卫生保护水平,前提是存在科学依据或成员认为高水准的保护是合适的。协议规定了评估合适的保护水平的准则,包括对周围环境、现有的科学证据、有关工艺和生产方法以及特殊病虫害流行所带来的风险的评估。
此外,当成员国面临疾病传播的危急时刻但缺乏科学证据时,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允许暂时实施动植物卫生保护措施作为预防步骤。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旨在保护外国供应商的利益,并通过制定和实施强制和自愿标准、健康和卫生标准,而不对贸易造成不合理的障碍来实现这一目的。
然而,当出口企业在遵守这两个协议时遇到困难时,他们应该研究其出口市场的产品标准、健康或卫生规定以及测试和检验要求是否符合协议的标准和规则。如果研究结果显示不符合,他们应当引起本国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并通过双边渠道向进口成员国的政府提出问题,或将问题提交给世贸组织以寻求修改不相符的标准和规定。
中国与美国之间因轮胎贸易引发的争议。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引发中国政府强烈反对,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此外,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案例不断增多,涉及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尽管在国际政治和学术层面存在对贸易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水海产品出口的影响。文章介绍了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和作用,并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水海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限制。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国家采取的不同措施限制我国水海产品的出口,并强调我国需提高产品标准和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
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关注焦点的原因主要是:客观上绿色要求与贸易存在不协调之处;主观上某些国家在利用绿色概念实施贸易保护。在WTO框架下,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植物和植物卫生检疫协议》。一般认为,构成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涉及环保法
近年来我国输欧产品屡屡“碰壁”,就是欧盟国家采取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市场的结果。如何采取措施突破技术壁垒以及建立自己的技术性保护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