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小李与我是同一所师范大学的同学,3年前从大学毕业后一起被聘到同一所中学任教。今年春天,小李老师在上课时,一张姓学生不听讲,提醒过多次仍不改正。小李非常生气,上去打了张姓学生一个耳光,那个学生立即规矩了许多。谁知,第二天张姓学生家长找到学校,说其孩子的耳朵昨天被李老师打聋,正在医院治疗。经学校协调,李老师支付了全部医疗费。后张姓学生被鉴定为轻伤,张家即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控告了李老师。不久前,李老师被判拘役5个月,缓刑8个月。为此,学校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对李老师的处理。李老师不知是否会因此丧失教师资格,十分烦恼,特委托我来信咨询一下,急盼回音。
读者:王阳
王阳同志:
来信咨询的情况涉及教师体罚学生犯罪后的法律处理问题。首先,我们应当明白的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未成年人在其成长过程必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耐心加以教育引导,靠体罚来教育学生显然是不妥的,小李老师的教训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4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主刑种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其中拘役的处罚程度低于有期徒刑。从来信的情况看,李老师犯故意伤害罪后,只受到拘役5个月缓刑8个月的处罚,并未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有期徒刑以上的刑事处罚,依法不应丧失教师资格。但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和教师职务分离制度,保留教师资格不等于继续被聘用教师职务。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我们相信,只要李教师能积极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学校和有关部门会对其从宽处理的。
学校对学生事故的侵权责任问题。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如果事故是因学校过错造成的,学校需承担过错责任。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应承担侵权责任,但若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则可免责。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未尽到职责需承担侵权责任。同时,对于学
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指出校园欺凌是一种常见现象,并对受害者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学校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校园欺凌的问题,包括一些性质严重的恶性案件。根据相关法律,学校应承担起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保护义务,如果未尽到职责导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学校应
学校在学生自残事件中的法律责任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不承担学生自残行为的责任。对于学生在学校受到的人身损害,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同时,在上海,公平原则也被应用于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情况。即使学校没有责任,在特定情况下,法院
校园暴力的应对方法、主要情况和学校应采取的预防措施。遭遇校园暴力时,应保持镇静并展示自信,大声提醒对方违法行为,及时申诉报案。校园暴力的主要形式包括勒索钱物、聚众斗殴和随意伤人等。学校应加强法制和安全教育,严格门卫登记和管理制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